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杜甫的三吏三别指的是反映了什么社会形态(杜甫的三吏三别的风格)

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写的???

“三吏三别”分别为分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作为杜甫最优秀的反映时事的作品之一,杜甫依靠其怜悯之心和深刻的观察力,将战乱年代社会的黑暗和惨遭破坏的现象一一写入诗歌之中,写进安史之乱时期平民老百姓的悲惨生活。大背景是安史之乱,那么,当时杜甫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吧!

杜甫的三吏三别指的是反映了什么社会形态(杜甫的三吏三别的风格)

公元758年,安禄山的叛乱很早就已经平定了,杜甫因前宰相的案件贬至华州(陕西华县)担任文教工作,7月到任,年末只身返回洛阳。公元759年春天,史思明再次叛乱,大败唐军60万,洛阳即将遭遇战火,只好返回华州。

返回华州途中,再次亲眼目睹了战乱年代,生灵涂炭、百姓不得安宁,妻离子散,无数生命被夺取了!河南河北一带受叛军骚扰,该地就近征兵。

杜甫的三吏三别指的是反映了什么社会形态(杜甫的三吏三别的风格)

安史之乱

路过新安时,杜甫目睹征兵场面,征兵官、送行家人、新兵的声音交织一起。此地所有男子不分年龄、身体状况,皆征用入伍。小城变得毫无生机气息。

离开新安,来到一叫石壕的村子,夜晚投宿与此,正值官差强行征兵,一户人家老翁跳墙逃走了,老妇应门,官差找不到人,无法交差,很生气。老妇人陈诉情况:三个儿子上战场了,大儿子生死不明,二儿子刚战死,小儿子守卫城池,只剩儿媳和孙子,如果不能通融就自己前去战场,哪怕帮忙做饭洗衣服都行。

杜甫的三吏三别指的是反映了什么社会形态(杜甫的三吏三别的风格)

石壕村

从洛阳回到华州的过程中,杜甫的心,受到承重打击,百姓们无端失去老伴、新婚不久被迫分离、士兵无家可归、生命被夺取。杜甫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写下来,心中甚为愁苦伤心,点缀出一部乱世离人的血泪史。

这些事您知道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写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