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如伤

琵琶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出现在中国秦朝时期。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乐器时右手的技法而得名。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本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右手向前弹为琵,右手向后挑为琶。琵琶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以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又名“批把”

历史起源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又称“批把”,大约在秦朝时期,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人们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所以便把“批把”的称呼改为了“琵琶”。

唐朝时期,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因此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唐朝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

基本构造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头”与“身”以及“轸子”多以硬木、色木、铁梨木、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黑檀木、紫檀木为主要材质。其中高档琵琶轴相还有以牛角、牛骨、象牙等制作。面板采用的是河南兰考桐木面板,扶手大多数为多年生毛竹为材料。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

琵琶十大名曲

一、《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二、《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霸王项羽垓(gai)下决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十面埋伏》精彩的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壮丽辉煌的古战场画面。

三、《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四、《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

五、《昭君出塞》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段历史的无限感慨。

六、《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

七、《草原小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险的高尚品格和勇敢精神。

八、《海青拿天鹅》是现今所知,流行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

九、《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用音乐描述了男女老少在晚上围着篝火欢快的载歌载舞。

十、《火把节之夜》用音乐的方式写出了在火把节的夜晚,少数民族的人们围着篝火,跳着欢快的舞蹈。乐曲时而悠扬,时而激烈。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

社会影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长卷上,琵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画上了浓墨重彩、璀璨光芒的一笔。琵琶音域广阔、音色多变、表现力丰富、演奏技巧的多样使其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大量赋咏琵琶及其表演的诗篇,不少名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在历史上歌颂琵琶的赋、诗、词、曲中,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极为生动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诗作名篇。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阳春白雪》为代表的文曲。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成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有感(中国民族乐器琵琶简介)

琵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首《十面埋伏》,体验一下古代战争的激烈以及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国民族乐器之琵琶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