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楚王系(明朝楚藩郡王)
明朝藩王陵寝十墓九空,为何大明首藩楚昭王地宫没有被盗?
“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在湖北武汉龙泉山有着这样一座与北京明十三陵比肩的明代藩王陵。这里安葬着明代楚藩一脉八代九位楚王。虽然全国各地明代藩王陵众多,但大多十室九空,或塌陷或被盗,楚昭王地宫却是未遭劫难的少数地下宫殿之一,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般墓穴的方位是正对着神道,但从平面图来看楚王朱桢的地宫却是倾斜的,也被人戏称为“歪门邪道”。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盗墓贼难以下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地宫安全。
昭陵平面图
作为亲王的朱桢,正如明制所规定:岁禄853万石,甲士万千,其位仅次于天子,而称雄一方。楚昭王茔园在九王之中当属最大,面积170余亩。茔园的建筑构件全部是用明代官窑生产的澄泥大青砖、汉白玉和上等木料建成,耗资白银30万两,建造工艺十分精湛,富丽堂皇。那么为何他的地宫又只有80平方呢?
楚昭王地宫
朱元璋当时为巩固朱明皇权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戒,主持编纂了《皇明祖训》,其中有言“宽以待民、不奢侈度日、不重金厚葬”。朱桢严格遵循父亲的训诫。从出土的随葬品看,多为小件明器,铅锡质地的小壶、杯、盘、炉、刀、剪等。瓷器、金银器极少,连腰带都是金镶木。由此看出,朱桢将父亲薄葬的理念贯彻得十分到位。
楚昭王地宫出土金带具
楚昭王地宫出土铜箸
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限制藩王的权力。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坐镇武昌的朱桢却按兵不动,并未驰援京师。一则因建文帝疑藩,无天子明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再则朱桢深察大势,为保全自身,其立场明显偏向燕王。故朱棣登基后并未为难朱桢,楚王府一直与帝系关系良好。
明成祖朱棣继续实行削藩,夺取诸王兵权。楚王朱桢便完全收敛起昔年横戈跃马的杀伐雄姿,换以垂拱韬晦之略以保全。他的后半生“奉祖训,率礼度,留心典籍”,“旦夕自警,恭慎俭约,恒存省己”。如此温良恭顺,实乃明智之举,因而赢得朱棣赞许与信任,号称“贤王”,并由明皇室宗人府右宗人晋升宗正,成为朱氏皇族的大族长,名义上由他统管皇族事务。朱桢也更加谨慎小心,从地宫大小便可见一斑。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攻下了大明楚王朱华奎所在的武昌,在湖北武昌等地进行大屠杀暴行。楚王府也被搜刮金银、付之一炬。唯独楚昭王茔园及地宫保存完好,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得以重见天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明朝藩王陵寝十墓九空,为何大明首藩楚昭王地宫没有被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