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喜迁莺词牌格律(宋词喜迁莺)

常用词牌创作指要——(39)喜迁莺

喜迁莺词牌格律(宋词喜迁莺)

一、词牌简介

喜迁莺,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又名“鹤冲天”“喜迁莺令”“早梅芳”“春光好”“燕归来”“万年枝”“烘春桃李”等。小令起于晚唐,以韦庄《喜迁莺·街鼓动》为正体。另有十六种变体。代表作品有晏殊《喜迁莺·花不尽》等。始兴年代为唐代,流行年代为宋代。

唐教坊曲有《喜春莺》曲名,与此稍异。迁莺:犹“迁乔出谷”,出自春秋《诗经·伐木》篇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与传为春秋师旷所著的《禽经》“莺鸣嘤嘤”之语同,后人遂以《伐木》篇的鸟迁乔木为莺迁乔木。出自幽谷的莺迁于乔木,比喻人的地位上升,合乎苦寒人士通过科举考试一旦跻身青云的喜悦心情。今人任半塘(任中敏)说:“五代之《喜迁莺》,专作进士及第之贺辞用。”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认为,调名取自五代韦庄同调名词的“莺已迁,龙已化”句。调名本意即咏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自唐代以来,常以嘤鸣出谷之乌为黄莺,以莺迁为擢升或迁居之颂词。自北宋中期蔡挺开始用长调,《词谱》列有长调十一体,但其格律与此调之小令全异,当是根据北宋之新音谱倚声而制者。

二、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以韦庄《喜迁莺·街鼓动》为代表。唐人填此调者,换头下二句例押仄韵,惟后结押平韵或有异同,及前段第二句、后段第一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耳。若毛词之后结亦押仄韵,宋张元干词之全押平韵,皆变格也。此词两结各用平韵,韦词别首亦然。周邦彦二词、李德载二词,俱照此填。

变体一,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以冯延巳《喜迁莺·雾朦朦》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不用韵异,冯词别首亦然。晏殊“烛飘花”、“曙河低”二词照此填。

变体二,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以薛昭蕴《喜迁莺·金门晓》为代表。此词后结即押前段平韵,薛词三首皆然。许棐“鸠雨细”词照此填。

变体三,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两平韵。以李煜《喜迁莺·晓月坠》为代表。此词换头第一句用韵,后结即押前段平韵。

变体四,双调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以毛文锡《喜迁莺·芳草景》为代表。此词后段全押仄韵,唐宋词中仅见此作。

变体五,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以张元干《喜迁莺·文倚马》为代表。此词前后段全押平韵,即宋词中亦仅见此作。

变体六,双调一百三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以康与之《喜迁莺·秋寒初劲》为代表。长调以康词及蒋词为正体,其馀摊破句法皆变体也。

变体七,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二句一叠韵、四仄韵。以蒋捷《喜迁莺·游丝纤弱》为代表。此词换头句用短韵,馀与康词同。

变体八,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以吴文英《喜迁莺·凡尘流水》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二句作三字一读,下六字一句,又前后结各三字两句,六字一句。吴词别首“江亭年暮”词、“烟空白鹭”词皆然,吴礼之、易祓二词,亦与此同。

变体九,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三句五仄韵。以赵长卿《喜迁莺·商飙轻透》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七、八句摊破六字两句,作四字三句,与各家不同。

变体十,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以史达祖《喜迁莺·月波疑滴》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七、八句摊破六字两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亦与诸家不同。

变体十一,双调一百五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韵,后段十二句七仄韵。以姜夔《喜迁莺·玉珂朱组》为代表。此词前后段第八句各添一字作七字句,两结又多押一韵,自注“太簇宫,俗名中管高宫”。

变体十二,双调一百三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韵。以无名氏《喜迁莺·南枝向暖》为代表。此与康词同,惟前后段起句不用韵异。

变体十三,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二句六仄韵。以江汉《喜迁莺·升平无际》为代表。此亦康、蒋二词体,惟前段第七句四字、第八句八字异。

变体十四,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蔡伸《喜迁莺·素娥呈瑞》为代表。此亦康词体,惟前段第七、八句作四字三句,后段第七、八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异。 按江词、蔡词句读参差,不足为法。

变体十五,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以无名氏《喜迁莺·腊残春未》为代表。此词换头作六字一句、七字一句,与各家异。

变体十六,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以无名氏《喜迁莺·琼姿冰体》为代表。此词换头作七字两句,与各家异。 按《梅苑》两词亦是异体,但句读较江、蔡二词稍觉齐整。至《词律》收张元干一词,字多脱误,无从校对,删之。

三、词牌格律

正体:(钦定词谱)

对照例词:《喜迁莺·街鼓动》

中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

中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

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

注:“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彩色“平”“仄”为韵脚。

四、典范例词

喜迁莺·街鼓动

作者:韦庄(唐)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

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

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

五、其他说明

此调为平仄韵转换格(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两平韵),初学者填写时要注意韵部转换(避采同一韵部)。

对仗方面,除韦词外,名篇中上下段首两个三字句多有对仗者,如唐·李煜《喜迁莺·晓月堕》:“晓月堕,宿云微。”“啼莺散,余花乱。”唐·冯延巳《喜迁莺·雾濛濛》:“雾濛濛,风淅淅。”“燕初飞。”“莺已老。”宋·晏殊《喜迁莺·曙河低》:“曙河低,斜月淡。”“脸霞轻,眉翠重。”宋·张元干《喜迁莺令·云叶乱》:“云叶乱,月华光。”“地行仙,天上相。”等等。是‬故‬,一‬般‬要求:上片第一、二两个三字句对仗,下片第一、二两个三字句对仗。

关于小词的写法,此不‬详‬述‬,总的要求是:起首要稳,进阶宜速,意连为主,中情不露,转而自然,句结情出。

喜迁莺词牌格律(宋词喜迁莺)

喜迁莺词牌格律(宋词喜迁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常用词牌创作指要——(39)喜迁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