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说文解字》第682课:召公“奭”,这个字如何读,什么意思?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皕”部汉字,包括部首汉字“皕”,一共两个字,即:“皕、奭”,这两个字中,“皕”在现代汉语中都是生僻字,而“奭”是现代汉语通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字是“奭”,我们通过《诗经》熟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大的清官,就叫姬奭,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我们应当了解这个字,记住这个字。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皕。读bì。是《说文解字》540部首汉字之一。《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二百也。凡皕之属皆从皕。读若祕。”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二百。

这里的形旁兼声旁“百”,本义是一百,这表示“皕”的字义与“百”相关,二个“百”并排,表示“二百”之义。

这个字很容易理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即形为义,不言从二百。”

皕的小篆写法如图: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皕的小篆写法)

2、奭。读sh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奭,盛也。从大,从皕,皕亦声。此燕召公名。读若郝。《史篇》名醜。”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盛大的样子。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国庆盛大阅兵式)

这里的“大、皕”,都有多,盛、大的意思,合在一起,会意盛大貌。又读皕声。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燕召公名”里的“燕召公”,不能误作“燕昭公”,因为这是不同的两个人。这里的燕召公,指的是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奭,又称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他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辅周武王灭商后封在燕地,但他基本仍生活在镐京。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召公像)

姬奭虽生卒年不详,但生活时代基本可以确定,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姬奭担任太保,基本就是执政官。周成王死,姬奭又辅佐周康王执政,开创“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所谓“成康之治”,姬奭执政期间,政通人和,社会太平,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他曾在一棵棠梨树下办公,后人为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这就是《诗经·甘棠》里称颂的事,因此,姬奭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的廉吏始祖,中国最早、最大的清官。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甘棠》诗意群塑)

这里的“读若郝”,据叶德辉《读若考》称:“郝通作赫,赫通作奭。……是郝、奭古音相同。”其实,“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

这里引用的《史篇》,徐锴《说文系传》:“《史篇》谓史籀所作《仓颉》十五篇也。”所谓的“名醜”,据邹汉勋(晚清学者)《读书偶识》称:“奭,盖召康公字,醜则其名也。……是名醜而字奭者,相反之义。”因为古代人名和字,往往或同义,或反义。“奭”,指盛大美好;“醜”,即丑恶可憎,用的正是名、字反义的原则。

本义之外,奭还有其他用法:

(1)惊视的样子。《玉篇·皕部》:“奭,惊视貌也。”典籍未见应用实例。

(2)减。《广雅·释诂二》:“奭,减也。”典籍未见应用实例。

(3)消散。《庄子·秋水》:“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成玄英疏:“四方八极,奭然无碍。”(庄子的思想)不论南北,释然四散通达无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测。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庄子像)

(4)非常高兴地饮酒。《字汇补·大部》:“奭,又饮酒甚乐也。”《商君书·垦令》:“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如果这样的话,(卖酒、肉等东西的)商人就会减少,农民也就不能纵情饮酒作乐,大臣也就不会荒废政事吃喝享乐。

(5)通“赩(xì)”。赤色。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頣部》:“奭,假借为赫,字亦变作赩。”《诗·小雅·采芑》:“四骐翼翼,路车有奭。”毛传:“奭,赤貌。”

(6)通“螫”。恼怒。《汉书·窦婴传》:“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万一皇上和太后都对您恼怒而要加害于您,那您连妻子儿女就都会被杀戮,全家一个不剩。

此外,奭还是姓氏。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汉)元帝讳奭,以奭氏为盛氏。”《正字通·大部》:“汉北海太守奭伟,避元帝讳,改姓盛。”

奭的小篆写法如图:

召公奭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召公奭怎么读音)

(奭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8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说文解字》第682课:召公“奭”,这个字如何读,什么意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