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皇帝也收土特产?唐代“土贡”产品多样,入库、出库证件齐全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唐 长安

“土贡”,其实也就是一种进贡的方式,当然也是古代封建王朝收取贡赋的重要来源。从古代封建王朝诞生以来,土贡就已经开始初见端倪,而直到汉代,土贡制度才正式形成。当土贡制度发展到唐代之时,已经开始呈现了一种较为完备的状态,这足以可见土贡制度在唐王朝时期的重要性。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代土贡制度的背后,其实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和经济政治发展状况。

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唐代土贡制度较为完备,具有明确规定

上文中也提到过,唐代的土贡制度是所有封建王朝当中最为完备的一种,并且之后的朝代的土贡制度都是在唐代土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改革的,这也体现了唐代土贡制度的一种基础性特征和作用。

唐代土贡产品生产类别丰富,体现土贡制度的完备和多样性

而土贡制度的完备,就离不开充足和多样的土贡产品来源,因此唐代土贡产品的多样性,也为土贡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唐代的土贡产品类别非常丰富,因此从生产角度就开始进行分类的贡物,也体现了土贡制度的完备和多样性。当时的唐代土贡产品主要分为天然产品和人工产品这两个大类别。天然产品多半是在大自然当中找到的十分珍贵的水果食物或者是动物,而人工产品的加工,也需要不同技艺的发展。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进贡

土贡进贡时间和方式都有明确规定,涉及到多方面的细节

而论及到土贡的具体进贡时间和方式时,也体现出来当时土贡制度的细节性特征。

在《唐六典》当中有提及到这种进贡时间的规定:“凡天下朝集使,皆令都督、刺史及上佐更为之;若边要州都督、刺史及诸州水旱成分,则他官代焉。皆以十月二十五日至于京都,十一月一日户部引见讫,于尚书省与群官礼见,然后集于考堂,应考绩之事。”

之所以会这么分类,是因为不同的产品的保存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道路远近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置不同的进贡时间。

唐代土贡产品保管制度严格,体现土贡制度系统化、程序化特征陈列和检验程序较为严格,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统一接受

单就陈列和检验程序上面来说,唐官府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用来管理这些土贡产品,那就是当时的太府寺丞。唐代所有的土贡产品管理,实际上都是由太府寺丞进行统一接收然后进行保管的。就陈列来说,每当到了土贡进贡之时,太府寺就会将各类产品陈列于殿廷当中。

这在《新唐书》当中也有记载:“凡元日、冬至以方物陈于庭者,受而进之。”就检验程序来说,当时的太府寺丞检验程序较为严格,这在《新唐书》当中也有记载:“左藏令掌邦国库藏。丞为之威。凡天下赋调,先于输场简其合尺度斤两者,卿及御史监阅,然后纳于库藏,皆题以州县年月,所以别粗良,辨新旧。”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官员

土贡产品入库和出库都需登记,受到严格制度的约束

当时的土贡产品,基本的入库和出库,都需要登记,而且程序同样也是比较严格的。从入库登记来看,当时的入库贡品,必须要率先检验尺度、质量和重量等等方面,之后验收合格之后,再根据不同的质量和新旧程度进行分类登记。而出库登记更为严格,不仅需要登记,而且还需要凭证才能领取一定的产品,证件齐全也是为了保证贡物保管出库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贡物库。

唐代土贡产品消费量大,消费方式多样,形成土贡消费制度食品、药材、服饰、器具分类明确,消费量达到顶峰

当时土贡产品消费量最多的是食品、药材、服饰和器具这些,这几种类别不仅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而且还能够基本满足当时的消费需要。比如说新鲜水果,是当时唐代宫廷内消费最多的一种贡品。而水果的用途,多半是用在赏赐方面。

《安禄山事迹》就曾记载唐玄宗“潛遣中使辅璆琳送相子于范阳,私侯其状”的事迹。

其次就是药材、服饰和器具等等,这些贡品的消费需求大,多半是用于赏赐。这其实也从某方面体现出,当时的贡品已经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私有财产而存在,才能被随意的进行赏赐,而不需要进行报备。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药材

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方式综合,满足统治者的不同需求

从消费方式看,当时的贡品消费方式,主要是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满足统治者的不同消费需求。直接消费,多半用于食物、药材和纺织品等贡品。因为这些产品都是成品,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贡物基本上是用于统治阶级的吃喝和赏赐下级等等。

而间接消费则要复杂的多,主要用于一些需要加工的半成品,这些半成品都有当时的专门机构进行加工,之后才会供统治阶级进行享用。两种消费方式的不同,一方面体现出了当时土贡消费制度的发展,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当时土贡产品的丰富性。

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唐后期土贡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变化

而任何一种制度在设立之初和实际运用层面都是有着一定差距的,土贡制度也正是如此。本来是运用到皇室吃喝享乐的土贡制度,却在后期成为了唐代中央财政的中流砥柱,这也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

中央财政的影响力下降,促进土贡制度发挥重大效用

在唐前期之时,中央财政收入丰富,因此土贡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小,基本上对中央财政的影响较小。而随着后期中央财政都用于战争消费,土贡制度也在国家的财政收入当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土贡制度的经济意义,也随着中央财政状况的弱化而得到充分凸显。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进贡

唐代后期,因为官僚体系的不断增大,战争频发,财政支出巨大,入不敷出成为中央财政的常态。

在《旧唐书》当中就有记载如此状况:“每岁经费:衣赐则千二十万匹段,军食则百九十万石,大凡千二百一十万。”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土贡制度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唐代后期土贡的品种和数量都增多了不少。

南方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丰富了当时的土贡产品数量

唐后期南方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与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虽然在安史之乱之后,南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但是远远不及北方惨烈。在严重的经济失衡之下,南方地区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为土贡的进贡提供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而北方人口的迁徙,也为南方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人口增多,使得南方经济快速发展,也使得当时的南方成为了土贡产品的主要来源。因此,后期的唐代土贡制度的存在,基本上是以南方土贡产品作为依靠的。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唐 南方景象

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唐后期贡品数量和规模的增大

唐后期的技术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纺织技术的提高,让纺织业的发展规模有了迅速的扩大,从而也提高了唐后期纺织业产品的土贡数量和规模。在安史之乱之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也给南方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纺织技术。

因此,在这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之后,南方的先进丝织品数量越发增多,成为了土贡丝织品的主要来源。当然,除了纺织技术之外,还包括制墨技术和一些家庭技艺等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土贡产品的数量和规模。

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唐后期土贡制度的稳定性减弱

而唐代长期比较稳定的土贡制度,也随着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长久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分裂,渐渐的开始瓦解。严重的藩镇割据现象,让唐朝的常贡原则开始废除。地方势力的扩大,让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完全减弱,也让土贡制度的稳定性减弱,甚至出现了地方私藏贡物的现象。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有效的影响了唐后期的主要贡物来源,也让南方成为了主要稳定的地方土贡来源地。

唐代土贡研究(这些是唐朝吃土的文物)

安史之乱

总结

唐代土贡制度,在古代所有的土贡制度当中,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奠定了后世土贡制度基础的唐代土贡制度,从生产、保管和消费层面都非常严格,体现了当时唐代土贡制度的优势和严密性。而土贡制度,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贡品管理制度而存在,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也许前期的唐王朝,土贡制度与中央财政的关系影响不大,随着中央财政状况的下降,土贡制度也成为了后期的唐王朝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也体现了土贡制度的重要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唐开元礼》

2.《续资治通鉴长编》

3.《唐代人口问题研究》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皇帝也收土特产?唐代“土贡”产品多样,入库、出库证件齐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