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胸椎的瑜伽体式(胸椎瑜伽动作)

瑜伽解剖知识-胸椎的结构和运动

胸椎共有12块椎骨,就椎骨的大小而言,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的差异并不那么显著,然而,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胸椎的大小则存在明显的差异。胸椎在功能上不同于腰椎,其承重的功能减弱,这使得胸椎的椎骨不需要像腰椎的那么大。另外,胸椎的总长度大致是腰椎和颈椎长度的两倍。各个椎间关节处发生的微小运动组合在一起,使得脊柱的整体活动度比每个单独的椎间关节要大很多。这一点对于胸椎最为明显。有些动作从结构上看似乎是不能发生的;但是由于这些微小运动的叠加,胸椎整体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简单地讲,让我们假定每两节椎骨之间平均只能发生1°的屈曲,如果将此数值乘以12,那么整个胸椎的活动度就能达到12°。

让我们来看看胸椎的棘突,你能顺着自己后背摸到它们,留心感受一下它们的形状和排列的变化。靠近胸椎底部的棘突比腰椎的棘突要稍长一些;且它们并非从椎骨后方水平伸出,而是略向下方伸出。沿着胸椎继续向上,在中部,棘突向下倾斜的幅度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间隙也变得很小。再往上,棘突的长度又略有缩短,它们之间的间隙又变大了。在胸椎的顶部,棘突的倾斜角度和在胸椎底部的差不多。胸椎棘突的这种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胸椎可以发生什么方向的运动。

胸椎的瑜伽体式(胸椎瑜伽动作)

上图 胸椎示意图

另一个只存在于胸椎的因素也影响着这段脊柱的功能。每一块胸椎的椎骨都和一对肋骨相连,椎骨的两侧各连接着一根肋骨。位于最下方的是两对浮肋。如前文所述,之所以叫作“浮肋”,是因为它们不像另外十对肋骨那样与位于身体前侧的胸骨相连。

上方的十对肋骨从与胸椎的连接处开始,向前延伸、包裹胸腔,并通过肋软骨与胸骨直接或间接相连,从而构成胸廓。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因为它对于我们思考胸椎的活动方式很重要。另外,由于胸廓保护着重要器官——心脏和肺,所以它必须十分坚固。

胸椎的瑜伽体式(胸椎瑜伽动作)

上图 肋骨和胸骨

前文提到,在腰椎,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基本上是和身体的矢状面平行的。但这种关节面的朝向从第十二胸椎起有了变化。第十二胸椎底部的两个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因为要与腰椎的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对接,所以仍然平行于身体的矢状面,但其顶部的两个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的方向就彻底改变了,不再平行于身体的矢状面,而是变得与背部(即冠状面)大致平行。这导致胸椎和腰椎在功能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胸椎的瑜伽体式(胸椎瑜伽动作)

上图 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朝向的变化与脊柱的相应节段所能发生的运动相适应

当腰椎做前向或后向运动(即屈曲或伸展)时,其小平面关节可以轻松地发生相对滑动。但如果让胸椎也做同样的动作,其小平面关节就不能相对滑动,而是会彼此撞击,因此活动的幅度很小。不过,胸椎之间还是能发生一些相对运动,这个区域可能比你一开始所想象的要灵活一些。

除了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朝向不同之外,我们还要记住胸椎的棘突是朝下的,而且几乎能彼此接触。由于小平面关节的朝向和棘突间的相互挤压,想要拉伸胸椎是很困难的。而在接近胸椎顶部的位置,棘突间的间隙又变大了,而且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朝向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相应的脊柱节段能够进行更大幅度的运动。在颈椎处,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朝向呈现出连续性变化,而不是像腰椎与胸椎间的那种突然的转变。

我们继续来看胸椎的其他运动。如前文所述,胸椎的小平面关节和一部分棘突都会限制胸椎的伸展。而在胸椎屈曲时,虽然棘突的走向并非最适于屈曲,但它们本身不会过于限制这个动作。限制胸椎屈曲的主要因素是身体前侧的胸骨。如果胸椎屈曲幅度过大,胸骨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过度的压迫会让你呼吸困难,还可能对你的心脏施加过大的压力。

胸椎最擅长的运动是旋转(内旋和外旋)。胸椎小平面关节的关节面朝向和棘突都不会限制这种转动。不过小平面关节本身和肋骨却会对旋转产生限制作用。小平面关节本质上属于滑膜关节,这意味着它们具有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关节囊。这些小关节囊会限制关节的旋转。而肋骨扭转所产生的力也会给胸椎施加压力。另外,肋骨之间的薄层肋间肌如果过度紧张的话,也会限制胸椎的转动。

最后,胸椎还能进行一项重要的运动,即侧屈。小平面关节对这一动作的限制非常小或几乎没有。限制这个动作的主要因素是肋骨。在身体弯向的那一侧,肋骨之间最终会相互挤压或撞击,而对侧肋间肌的柔韧性则影响着另一侧的肋骨间可以分离到什么程度。

胸椎的瑜伽体式(胸椎瑜伽动作)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瑜伽解剖知识-胸椎的结构和运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