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礼仪功能包括(礼仪功能不包括)

礼仪之功能

荀子从经验的外在感性表象上论证人性的另一面,是儒家孔子“仁学”和孟子“性善论”的重要补充,其“隆礼”的许多观点,特别是“明群使分”等观点,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隆礼”可谓是荀子的最为强调的,并把“礼”上升到本体的高度。“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成为了安身立本、齐家治国的基础和条件。甚至日常生活也必须依礼而行,荀子曰:“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可见荀子“隆礼”之盛。

荀子“隆礼”源于从孔子“为仁”的外在性上着眼,而缺乏内在的反思与自觉。荀子虽然也讲“修身养气”,然而其所谓的道义、意志、内省等等,皆在礼的框架内论及。

如荀子曰:“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又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埶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在此,荀子所讲仍然以“恭敬、辞让、诚信”诸礼来匡正仁、义,并通过贵贱、任弃进行论证。

“礼”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而“礼”的取得则通过“学”与“为”,故《荀子》首篇即为《劝学》。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在荀子看来,人性恶,通过法师之礼而为善,并称之伪(为)。

荀子之“礼”是从外加给人的,故礼必须法师才能获得。“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因此,作为仁人君子行贵在于得当,而得当也就是“礼”,“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所谓非“礼义之中”,也就是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凡事应均合乎礼义。

孟子惟义而行,而荀子则惟礼是尊。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孔学的要旨,只不过孟子强调于仁学之根本,而荀子则看重于为仁之践行。

如关于治天下,荀子指出:“君子治治,非治乱也。曷谓邪?曰: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此处明显地看到,荀子所谓实践的全部在于行“礼义”,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行礼义而已,礼义行谓之道,谓之治,是直接针对当时礼义不行、礼坏乐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虽然也讲诚,但是最终将礼义之行全部归于外,仍然将治看作一种“术”,从而使人下降为“工具”的地位。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荀子并未由此诚往上升而达到内在澄明,而是将诚看作一种外加必须经过的路径,即谓诚是“行”、“化”,是“礼”得以附加的条件,这样“诚”就下降为一般的“礼”的位置上。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由此可见,荀子之“诚”在于化性,在于“礼”之附加。总之,荀子以“礼义”为本,以外铄为要。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荀子是将“礼义”外铄于人看作是一种“术”,而泯灭了人性之本来之善,没有看到人之为人的自觉本质,较之孟子“性本善”逊色不少。由此观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化者为人,今之化者为己。求诸己与求诸人,内在自觉性与外在不得已的区分是相当明显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礼仪之功能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