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修齐治平全文)

【简易国学】修齐治平:士子基本的人生追求

修齐治平:士子基本的人生追求

胡立根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修齐治平全文)

【一语破的】

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原典阅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①。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②。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

注释:①齐其家:使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井井有条,关系和谐,家业繁荣。②致其知:让自已得到知识和智慧。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③庶人:普通百姓。壹:全。

【点到为止】

中国古代儒道释三家都重视“修己”,尤以儒家为最。孔子主要就是一个伦理学家,他将修身放在首位,一生担心“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追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在孔子看来,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就能处理好社会关系,处理好政治问题。

正是继承孔子的这一思想,《大学》明确提出了“修齐治平”。《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年间儒者的作品。文中首次提出了儒家修身治国的“三纲八目”,“三纲”即修身治国的三大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修身的八项具体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致知、格物。其中前“四目”将人生目标设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齐家”,即治理好家庭、领地;第二层次是“治国”(“国”指诸侯国);第三层次是“明明德于天下”即所谓“平天下”,这是终极追求。而三个层次的人生目标,都以“修身为本”,所以后“四目”就提出了修身的四项要求“诚意、正心、致知、格物”。

“修齐治平”,体现了中国文化“家国同构”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关系和功能作为模型,将其应用到国家天下。所以,平天下先要治国,治国先要治家,治家先要修身,修身是前提。身、家、国、天下,形成一种同构关系:在家为孝,在国为忠,忠臣先是孝子,孝子应作忠臣。所以,在孔子那里是治国必先治家;在孟子是推恩,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大学》是修齐治平。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点上,体现了儒与道的重要区别:两家都重视自我修炼,但道家目的在“我”,在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以至于求长生不老;其修身是为“出世”。而儒家目的在“人”,在社会,其修身是为“入世”,是“修己以安人”。

“修齐治平”强化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基本的人生追求。中国古代特别重视个人修养和家风建设,有很多的家训、家书,如《颜氏家训》《朱子格言》《曾国藩家书》都在谆谆告诫子弟怎样修齐治平。诸葛亮《诫子书》就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经典推荐】

《大学》、《中庸》、《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诸葛亮《诫子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简易国学】修齐治平:士子基本的人生追求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