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

书中自有黄金屋

作者:王海先

小时候念书,学习是不用催的,不好好念书,回家干活儿,去生产队挣“三分五”;如果考不上,回家“吃土坷垃片儿!”反正“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由于农村贫苦,那时上了中学的孩子,无论学习好坏,基本没有“混吃等死熬时候”的。因为家里做好了随时接纳你挣工分的准备。

我的同学,有的小学没毕业,就不念了。六年级,全公社有四个班,初中只招两个班。即使考上了中学的,沥沥拉拉的又走了十几个人。我们班初一时43个人,毕业时还剩32个人。

那时学生,除去作文本,都是五分钱一张的大白纸,裁成16开用线订的。

上课时,书页的“天头地脚”就是笔记本。没有草稿纸,课桌面就是草稿纸。每个学生的桌面都画得“花瓜”似的。后来,老师从北京给我们一人买一块比手绢大点儿的白塑料布,一面麻一面光,当草稿纸用。

我的钢笔水是用四分钱一袋的颜料沏的,写字时,钢笔经常出现“拉稀”和不出水。

“拉稀”就是写写字,笔尖吐出来一滴墨水,这时,要拧下笔头,捏着皮囊把水吸回去,或者拿粉笔在墨点上滚一下。

沏的钢笔水质量不好,极易氧化,有时写几个字,就要甩一下,或者把笔尖翻过来在桌子上硌咯,实在不行就把笔尖拔下来擦擦。因为“鼓弄”笔尖,弄得手指头上都是墨水。

我念书特别“费书”,按我妈的话说“你吃书那?”不到半学期,书成了草稿纸不说,书角都卷圈子了,桌斗里乱糟糟的,拿书得凭着感觉摸。

有的同学虽然学习不大好,特别爱惜书,一学期下来,还可以当新书卖。

本来小学我是模范学生,一直是班干部,到中学遇人不淑,上学和刘怀仁搭伴,他不咋爱上学,我倆经常迟到。

派座时和赵学成同桌,自习课这货老捅我说话,被老师知道,挨批评成了家常便饭。

所幸我学习还行,初一年级数学,语文,珠算竞赛,我数学,语文蒙了第一。

因为看的课外书多,初中三年,我的作文基本都老师被当范文念。

另外,我的记忆力挺好,一次初二考政治,考前管团的赵老师因为我迟到罚我站,剩下不到半个小时才把我放回去考试,还说一科不及格就叫我蹲班。我为了“啪啪”打他脸,运笔如飞,20多分钟考了85分。

因为学习不用老师操心,班主任才对我有些偏爱,否则真成双差生了。

唉!怪不得孟母要三迁呢!环境真的很重要。

那时,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回家还得干活,晚上也没有灯油。我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除了体育,音乐外,各科都喜欢学。那时没有课外练习册,课本上老师没留作业的题,我也都给做了。这点儿倒不用老师操心。

中考也没觉得紧张,记得考试前几天还到队里挣工分。

中考在李遂中学,离我们村20里。考前老师叫我们去认认考场,我们几个同学看完考场,回来碰见一个卖西红柿的,一毛钱七斤。那时我们上坡地不种菜,西红柿是稀罕物。我买了一毛钱的西红柿,满满一书包。边走边吃,像猪八戒吃西瓜,越吃越上劲儿,一路下来,毛都没剩。

晚上,肚子拧着花疼,开始窜稀,还有点儿发烧。第二天饭也没吃,捂着肚子参加了考试。糊里糊涂的考完试,觉得状态不如平时一半。我想,得!学习邢燕子吧!在农村扎根一辈子!

不知道是判卷判错了还是登分登错了,我竟然考上了高中!

“时来风送滕王阁!”真是“捡土坷垃擦屁股都能摸着个元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书中自有黄金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