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相让胡同的由来(相让胡同在哪里)

相让胡同

在工作的闲暇时间,难得偷偷去看看心里久已向往的地方。

去的途中,天空中还飘着毛毛细雨,周围的空气冷飕飕的。能擎一把小伞该有多好,眼下只能是奢望。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不付出点代价,人就走不远。街道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大都为生计忙碌吧,“天下熙熙,皆为利夹;天下攘攘,皆为利去。”很少有人停下脚步来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他们不值得住足的,正是我要寻觅的。

转过一个之字形弯,顺着路人的指点,这条小巷便映入眼帘。南北走向,青砖铺地,两边是高大的建筑,把那段岁月逼得很窘。两人相向而行,另一人稍稍侧下身,才能缓缓而过。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绵绵细雨不快不慢地下着。终究把一家的墙浸湿坍塌。雨后是发现,争执,各不相让,然后找自家靠山,当然是自家权势熏天的人。朝也盼,夜也盼,盼来的竟然是一封家书:“千里修书为道墙,让它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两家很意外,凑热闹的邻居也很惊讶。

一封家书化解了久积的恩怨,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仇恨转向相让,争执变成了友爱。我正思考间,一位老人擎把黑伞从身边缓缓走过,蹒跚的脚步越来越远,清晰的背影渐渐模胡,消失在雨幕中。徒留后人扼腕长叹:“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现在,练家呢,汪家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过是沙漠中的一粒,沧海里的一粟,时空里的一点。人生旅途中,为什么我们不能珍惜彼此?为什么不能相扶相持?为了蝇头小利,挤破了头,聒昏了耳,喊破了嗓。

斯人已去,我用手触摸这段历史,依旧感到它的余温;用脚丈量,它由近而远延伸到杳渺的历史时空里;我想仔细端详它,却只能看到雨中依稀的身影。

祖辈已漂泊异乡,异乡今天成了故乡。祖辈的故乡,今天却成了异乡。这个地方,让我熟悉而又陌生。

练家也好,汪家也罢,该走的都走了。他们最终漂泊在哪里,谁又知晓呢?

看,雨依然在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相让胡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