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意思是)

“以德报怨”的原义,与今义相反

在成语词典中,“以德报怨”的含义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以恩惠回报。”这是一个褒义词。但“以德报怨”最初的含义却与此相反。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以德报怨”的出处。

在《论语·宪问》中,有一段对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段对话表明,在孔子的时代,“以德报怨”就已经流传开了。于是有人向孔子请教,“以德报怨”是不是正确的。

朱熹推测,“以德报怨”源自老子。老子与孔子同时,的确有可能提出“以德报怨”,并为孔子所知。老子《道德经》第63章说: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圣人无为而治,把大事化简为小事,用无事代替繁多的政令,用德行来报答怨恨。要从简单的事和小事入手,解决大的困难。“以德报怨”应当是对“报怨以德”的转述。

这一段从头到尾都在提倡无为,但却窜入了一句“报怨以德”,显得格格不入。学者马叙伦认为,“报怨以德”应当位于《道德经》第79章的开头,可是后人编辑《道德经》时,误将此句编入第63章。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意思是)

马叙伦(1885-1970),民主人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按照马叙伦的观点,《道德经》第79章应改为:

(报怨以德,)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在1993年出土的竹简本《道德经》中,第63章并无“报怨以德”的字样。可见马叙伦的看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知道了“以德报怨”的出处,它的最初含义就很明确了。

首先,与现在相反,“抱怨以德”的主语是制造怨恨的人,而非承受怨恨的人。

其次,一个人用德行来弥补自己造成的怨恨(以德报怨),一定会遗留一些没能弥补的怨恨。所以,“以德报怨”不能称为善。在老子那里,“报怨以德”是一个贬义词。

圣人应当“执左契”。“契”是古代的债务凭证,分为“左契”和“右契”两部分,“左契”由债权人保留,“右契”由债务人保留。圣人保留债务凭证,而不催人还债,等待人们主动偿还债务。

这象征圣人自然无为,不干涉百姓,让百姓自由发展。只有不打扰百姓,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没有怨恨,也就不需要“报怨以德”了。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意思是)

清代契约

老子反对“以德报怨”。他主张无为而治,消除怨恨产生的根源,“以德报怨”则是有为。因此《道德经》第64章说: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孔子也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怨恨。制造怨恨的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就让他承担什么责任,不应该当烂好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以德报怨”的原义,与今义相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