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别活得太较劲(人活着别太认真)
人这一生,别活得太“认真”
人生匆匆,转眼一瞬,我们都是浩瀚宇宙里的过客。
所有的经历,到最后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所以人这辈子,千万别太“真”。
做人,若总是太执着太认真,人就会活得又苦又疲惫;
凡事若太过于较真,就会容易招惹是非,引来祸端。
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们只需要在人生这个舞台上,顺其自然地演绎好自己的部分就好,太用力的演绎反而会适得其反。
与人相处,别太真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
“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虽说,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真诚的确很重要。
可是,世态炎凉,人心难测,不是所有的真心都会被珍惜,不是所有的真诚都会被重视。
正如有句话讲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与人相处,我们可以带着真诚和善意,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适当的清醒。
如此,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和谐相处。
明朝时期,王阳明曾屡次平定战乱,成为了保国功臣,于是官品也接连升了好几级。
然而,官品越高,接近他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
有的人靠近他,是为了巴结他;有的人靠近他,是想暗中使坏陷害他。
可王阳明都没有在意太多,与人相处总能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冷静淡然地与人交谈。
有人忍不住问他:
“您身边靠近您的人实在很多,其中不少人还常常诽谤您,可您为何还能做到如此不在意呢?”
王阳明回答:
“人贵在自我修养,假若自己确实是个圣贤之人,那么别人怎么议论,也不会有损害。”
是啊,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懂得遵从自己的内心,了解与别人的相处之道,不沉沦于别人的花言巧语,也不在意别人的流言蜚语。
要知道,太过于真诚,容易被欺骗;付出太多真心,容易被辜负。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保持清醒,彼此独立,相处不累。
凡事不要太较真
有句古训说过:
“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
想想,不无道理。
凡事不必事事较真,与其锱铢必较让自己生气、愤怒,不如大度一点,糊涂一时,做一个自在人。
不难发现,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往往身上都有这种优秀的品质,处处能容忍,从不纠缠在不值得的事上。
西汉末,胡常和翟方进,在同一处书院研究经书。
胡常先做了官,但名声不如翟方进,总嫉妒着翟方进的才华。
所以每每与别人聊天时,胡常都会故意说翟方进的坏话。
后来,翟方进从别人嘴里得知了此事,可他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较真,而是悄悄做了一个举动。
翟方进派了几个门生到胡常那里请教问题,并要求认认真真做好笔记。
一来二往间,胡常便明白了,这是翟方进有意在推崇自己。
羞愧之下,胡常也不再说翟方进的坏话,而是赞扬他。
弘一法师曾言: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
以和气的态度对待人,心中的不和之气就会消散;以公正的态度处理事情,不正常的气氛就会消失。
人生这条路上,说窄不窄,说宽不宽。
若大家都互不相让想先通过,那么最后有可能谁也过不去。
若大家都不争前恐后,互让一步,那么彼此就会有宽敞的路可以轻松通行。
很多时候,不较真的生活,才会舒坦顺畅许多。
人这一辈子,别太真
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就是活得太“真”,所以在不经意间,就失去了许多东西。
可回过头来想想,那其实都是一些不值得的事情。
走过半生,经历过坎坷,尝过心酸,才渐渐明白:
简简单单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坦坦荡荡活着,如此便够了。
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幕情节。
贾雨村刚踏入智通寺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副破破旧旧的对联。
上面写着: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他心想,寺庙里住着的,肯定是一个看透过世间冷暖的明白人。
可当贾雨村到达大殿时,迎接他的,不是一个容貌端详、言语睿智的高僧,而是一个“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的老僧。
这个老僧表面看似糊涂,可内心实则是个明白人。
曹雪芹说过: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
反之也是一样。
待人处事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人这辈子,不必处处太真。
太真,就会容易冲昏头脑,被欺骗感情而浑然不知;
太真,就会容易产生争执,引发矛盾,伤人伤己;
太真,就会容易折磨自己,为难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人呐,别总是活得太“真”。
倦了就停下来歇一歇,累了就把无用的东西清一清;
生气了,就少点计较、多点宽容;看太透了,就偶尔当个聪明的糊涂人。
人这一生,最真实而美好的状态,不过就是下好自己的棋,打好自己的牌,走好自己的路,演好自己的角色,过好自己的生活。
足矣!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人这一生,别活得太“认真”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