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孟子·公孙丑上9·伯夷非其君不事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①。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②。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③。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④。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⑤。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⑥;进不隐贤,必以其道⑦;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⑧。故曰尔为尔,我为我⑨: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⑩!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⑪。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⑫。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⑬。”

[原文通释]

孟子说:“伯夷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自己中意的朋友不去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流。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恶人交流,好像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推广厌恶恶人恶事的心,想着跟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不高兴地眼看着离开他,好像会被他玷污似的。因此诸侯即使派遣擅长言辞的人来请他,也不接受。不接受也就是不屑做他手下的官。柳下惠不把侍奉不干净的国君看作是羞耻的事,也不把官职卑微看小了;做官不埋没有才能的人,一定按既定的原则行事;做隐士并不抱怨,处境艰难也不忧愁。所以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怎么能玷污我呢!于是他自由自在地跟这样的人相处在一起并不对此感到失去了什么,拉着留下他就留下。拉着留下他就留下,也就是不屑辞去官职。”

孟子又说:“伯夷思想狭隘,柳下惠态度不严肃。思想狭隘与态度不严肃,君子不走这两条路。”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

[注释]

①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伯夷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自己中意的朋友不去结交;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同恶人交流。非,不是。其,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中意的。友,前一个名词,朋友;后一个作动词,当作朋友结交。立,站在,引申为做官。于,在。言,交流。

②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同恶人交流,好像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泥土炭灰上一样。如,好像……一样。朝衣朝冠,作动词,穿着上朝时穿的衣服戴着上朝时戴的帽子。于,在。涂炭,泥淖和炭灰中,喻污浊之地。

③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推广厌恶恶人恶事的心,想着跟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不高兴地眼看着离开他,好像会被他玷污似的。推,推广。恶恶,音wù’è,厌恶恶人。前一个“恶”,动词,厌恶;后一个“恶”,名词,恶人恶事。思,考虑着,想着。与,跟,同。乡人,乡下人。乡,与“国”对应的概念,都城以外的地方。立,站,共同站立。其,指那个乡人。望望然,不高兴地用眼睛看的样子。去,离开。若,好像……似的。将,要。浼,音měi,玷污。焉,兼词,于是,被他。

④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因此诸侯即使派遣擅长那言辞的人来请他,也不接受。虽,即使。有,表存在,派人来。善,善于,擅长。其,那。辞命,辞令。

⑤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不接受也就是不屑做他手下的官。这是一个判断句。是,这。不屑,轻视,看不起。就已,与之为伍,做他手下的官。就,靠近,接近,“就职”“就位”之“就”。已,语气助词,罢了。

⑥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柳下惠不把侍奉不干净的国君看作是羞耻的事,也不把官职卑微看小了。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污君,不干净的国君。卑,意动用法,以……为卑。

⑦进不隐贤,必以其道:做官不埋没有才能的人,一定按既定的原则行事。进,做上了官。隐,埋没。贤,名词,有才能的人。以,按……行事。

⑧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做隐士并不抱怨,处境艰难也不忧愁。遗佚,也作“遗逸”,“遗轶”,隐居,做隐士。佚,音yì。怨,抱怨。厄穷,处境艰难。悯,忧愁。

⑨尔为尔,我为我:你是你,我是我。

⑩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即使你赤身裸体地在我身旁,你又怎么能玷污我呢。袒裼裸裎,音tǎn xī luǒ chéng,指脱衣露体。袒裼,露臂;祼裎,露体。

⑪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所以他自由自在地跟这样的人相处在一起并不对此感到失去了什么,拉着留下他就留下。由由然,自由自在的样子,自然的样子。偕,在一起。焉,兼词,于是,对此。援,引,拉。三个“而”分别相当于“并”“着”和“就”。

⑫伯夷隘,柳下惠不恭:伯夷思想狭隘,柳下惠态度不严肃。隘,思想狭隘。不恭,不敬,态度不严肃。

⑬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思想狭隘与态度不严肃,君子不走这条路。由,经历,作动词,走这条路,这样做。

[解读与点评]

“不卑小官”的“不卑”,是不小看,是意动用法“不把……看小了”,问题是“不卑”的是比自己官职还小的人还是低微的官职。如果是“不小看比自己官职还小的人”,这个境界不低;如果是“不把官职低看小”,给个官就做,这就是善于适应。感觉这柳下惠应该属于后一种。

“进不隐贤”的“隐贤”,似乎既可以解释成“埋没有才能的人”,也可以解释成“掩饰(自己的)才能”,但从逻辑角度看,如果是后者,就不是“隐贤”了,应该是“隐能”,可见还是选前者为佳。

本段文字表面看似孟子评价伯夷和柳下惠的,实际是表达对进与退作出选择的态度问题。 孟子是什么态度?不学伯夷,也不学柳下惠。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国君也要去侍奉,以自己的原则去侍奉国君,影响国君;不是理想中的人也要去接触,善于影响教化他们;耻于在污君手下做官,有原则的做官和与人结交。

文/陈广逵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孟子·公孙丑上9·伯夷非其君不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