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里提到的(滕王阁序争议)
《滕王阁序》中有待商榷的几处异文(一)
◎落霞与孤 『雾』齐飞
除《渔隐丛话》宋刻本、《集古录》四库本和《王子安集注》清光绪刻本作〝骛〞外,其余版本几乎均作〝鹜〞。由北宋黄裳〝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金代高永〝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清代高深〝落霞孤鹜长千载〞,可知〝鹜〞字版本已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
通行版本中的〝鹜〞被解释为〝野鸭〞,也有解释为〝家鸭〞的。暂且不论〝鹜〞到底是野鸭还是家鸭,可前文中〝鹤汀凫渚〞的〝凫〞就是野鸭。明代徐渭〝秋水长天没野凫〞和清代吴兆骞〝长天落远凫〞的〝凫〞,也是野鸭。大才子王勃完全没有必要写〝落霞与孤鹜(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偷换概念吧?原来日本正仓院本为〝落霞与孤雾齐飞〞。
〝晚霁雾开,微显斜阳银霞著〞和〝杳雾断霞明灭〞,看来雾与霞似乎是一对标配的CP。由〝山横孤雾残霞外,秋在微云疏雨中〞和〝日暮残霞哀雾起〞,亦可知〝霞〞与〝雾〞通常作为意象对举。再看唐太宗〝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杨炯〝地气俄成雾,天云渐作霞〞;骆宾王〝岸迥秋霞落,潭深溪雾繁〞,杨炯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成员,可见这一时期〝霞〞与〝雾〞进行对仗十分普遍。
宋代宋庠〝夕雾休残雨,霏霞侧半轮〞和白玉蟾〝残霞未散,淡雾沈绵〞,也是〝霞〞与〝雾〞进行意象对举。即便后来〝孤鹜〞的版本深入人心,与霞对仗的还是雾:众山随雾合,孤鹜与霞飞。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望】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此处通行版本为〝志〞,〝白首之心〞对应〝青云之志〞。蔡文姬笔下〝志摧心折兮自悲嗟〞,唐太宗李世民笔下〝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都是〝心〞与〝志〞组CP。唐代张九龄笔下也有〝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的诗句,所以〝青云志〞的版本更被大众接受。
本人结合各种古籍版本详加查证,此处应为〝望〞。〝青云之望〞的版本,估计大众一时半刻难以接受。其实唐代诗文中〝青云望〞的出镜次数,并不低于〝青云志〞。如李白〝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钱起〝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鲍溶〝杳窅青云望,无途同苦辛〞……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滕王阁序》中有待商榷的几处异文(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