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教育部中小学必背古诗(新教材语文必背古诗文)

「教育部新版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分享 第37期

小学必背古诗词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

1.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

2.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3.移舟:划动小船。

4.泊:停船靠岸。

5.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

6.客:指作者自己。

7.愁:指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8.野:原野。

9.旷:空阔远大。

10.天低树:形容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1.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显得与人亲近。

【简析】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诗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初中必背古诗词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1.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东汉名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2.从弟:堂弟。

3.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4.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5.一何:多么。

6.惨凄:凛冽、严酷。

7.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简析】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

起首二句,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此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高中必背古诗词

静 女

(先秦)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姝(shū):美好。

3.俟(sì):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5.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6.踟蹰:徘徊不定。

7.娈(luán):面目姣好。

8.贻(yí):赠。

9.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10.有:形容词词头。

11.说(yuè)怿(yì):喜悦。

12.女(rǔ):通“汝”,你,指彤管。

13.牧:野外。

14.归:借作“馈”,赠。

15.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16.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17.匪:非。

【简析】

本篇节选自《诗经》,是一首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诗的第一章用“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写人物外在的动作,却巧妙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心上人时的回忆。虽说彤管比荑草贵重,但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与他的,物微而意深,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进一步发展的象征意义。

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教育部新版语文教材」必背古诗词分享 第37期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