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器一般什么玉料(商代玉器价值多少)
商代玉器(3)
13.玉戈
商代
长46cm 宽7.3cm 厚0.5cm
全器受沁呈土褐色,器表有朱砂以及泥土等附着物。本件玉戈形体细长,虽然长宽比例差异较大却不显得单薄呆板,主因在于内部的轮廓设计,采用了曲线而非傅统的直线。「内部」圆弧外廓的视觉效果,配合前锋以及「援部」曲弧有致的线条,徙而形成此起彼伏的节奏感·呼应玉戈狭長的形制特征·避免过于窄長所产生的微弱效果。内部稍前处有一圆孔,为穿绳固定于长柄之用。相似的作品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以及湖北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也曾出土。
14.玉戈
商代晚期
长41cm 宽9.3cm 厚0.7cm
全器受沁呈黄褐色,局部附着有朱砂以及泥土等物质。玉戈前锋向下微微弯弧,援部宽平,中脊棱线明显,上下边缘微斜收刃,「内部」上下依序装饰深浅有致的水平线纹·「援部」末端和内部相接处·直竖装饰一道纹饰宽带·纹饰宽带内填饰多粗菱格纹·菱格纹饰带是商代晚期典型的装饰形式,也常装饰在青铜器以及漆器上。相似的作品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也曾出土。
15.玉戈
商代晚期
长42.5cm 宽8cm 厚0.7cm
青色玉质,受沁几乎呈褐色,器表有朱砂以及泥土等附着物。玉戈整体平直,前锋呈三角形,中脊微微浮现。本件玉戈的装饰方式和前件作品相似,在「援部」和「内部」交接处皆饰以菱格纹饰带,「内部」则装饰水平横长线纹,但「内部」上下边侧的末端向内微收,使末端形制如同一凸榫,此程特征在晚商同类玉戈中较为少见,推测如果不是後期修改所致,则可能是因应特殊功能需求。内部中央有一圆整穿孔,作为玉戈穿绳固定在長柄之用。
16.玉戈
商代晚期
長40.5cm 宽8cm 厚0.5cm
青褐玉质,局部受沁白化,器表有朱砂以及泥土等附着物。本件玉戈的形制特征和其后介绍的作品相似,·但宽窄比例的变化使整体更形修長·前锋呈锐角三角形,「援部」上下边缘皆为刃边,下缘向内微凹,使整体形态更加轻盈。「内部」有一水平切割痕,推测制作过程中可能曾使用片具进行分割。「内部」和「援部」之间有一规整的圆形穿孔,作为穿绳固定在長直握柄之用。商代玉戈的尺寸一般皆较大,这是由于玉戈在其时为神权的象征,巨大的尺寸才能突显神圣不可逼视的威势。相似尺寸的玉戈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以及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中也曾出土。
17.玉戈
商代晚期
長54.4cm
全器受沁呈黄褐色,局部白化,隙缝处残留有朱砂等附着物。玉戈前锋呈锐角三角形,援部宽弧向前收窄,并和前锋相接处形成明显尖角,整体形成向前锋直刺的尖锐感以及速度感·上下边缘微斜收刃,「援部」另端竖向装饰一道菱格纹饰带,「内部」后段上下依序装饰深淡有致的水平斜纹,「内部」共有三个穿孔,以利穿绑缚之用。本件玉戈形体巨大,裂作精良,充满了震慑人心的威哧力量,符合晚商玉戈的神权象徵。本件作品蹉出土于西周晚期山西晋侯墓地63号墓中,但其制作年代當为商代晚期,可知是墓主人生前的收藏。
18.玉戈
商代晚期
長40.5cm 宽8cm 厚0.5cm
青白玉质,局部受沁呈褐色,器表有朱砂以及泥土等附着物。前锋呈锐角形制,其下缘几乎和其后的援部共处在同一直线上;上缘则如同一险坡,配合其后渐形宽大的援部·形成强大的前向下压力量·符合玉戈在设针上所需要的视觉效果·「内部」虽为素面,但其末端间隔出现的小缺口,说明设计者仍是秉持其时的装饰传统,心中仍有水平线纹的横式特征,一如前述相似作品,只是并未进一步制作水平线纹而已。相似的玉戈在河南许昌强乡大路陕村也曾出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商代玉器(3)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