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童年期心理特点(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学习、品行)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说明一下:

一、学会学习

童年期心理特点(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但并不等于说,儿童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他的基本活动。从幼儿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到上小学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是有个过程的,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的准备。

学习态度上,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还不能认识到学习是他们的义务。他们喜欢学校往往是因为学校里好玩,被学校的外在现象所吸引。因此,有些儿童还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或对学习抱着游戏的态度,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学就不学。这是,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待学习的负责态度。

学习习惯的准备上,开学后的常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常规训练的任务主要是要使儿童掌握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如上学前要带齐学习用品,上课要遵守课堂秩序,课后要完成家庭作业。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师应当有预见性,力争主动,绝不能放任自流,等发生了问题以后再来处理和补救。

教会儿童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有一些儿童,对学习表现出良好的态度,也能够遵守行为规则,但是不善于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以致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方法有多种,包括书写的技能、识字和阅读的方法、解数学应用题的方法、记忆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考试的方法等。儿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童年期心理特点(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人的品行具体表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是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应侧重常规训练,中年级应侧重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遵守纪律的教育,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和爱国意识的教育,培养文明待人的习惯。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榜样模仿、小组讨论等方式,正确引导,多表扬,少批评,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和校风,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好的行为习惯要慢慢的培养,加以督促训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多关注,要知道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您说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童年期的心理卫生(学习、品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