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跳火堆的传说(正月十五跳火堆的由来)
正月十五跳火堆——祁振辉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家里情况好一些的,大人们一大早就进灶房开始蒸包子。我记得,有一年我到尕巷张家去玩,看见在他家大门道供门神爷的香龛里面,尕碟子里献了两个用面做的老鼠包子。我壮着胆子偷偷地拿起一看,老鼠的耳朵和尾巴是剪刀剪的,还用黑糜子挤进两边做了眼睛,样子圆圆的很可爱。到了下午,家里大人支派娃们把老鼠屁股朝外摆上,意在表示老鼠从外面拉粮回来了。张家阿奶对孙子们说:十五这一天谁家献了老鼠包子,这一年家里就不缺吃的,但这老鼠包子只能自个家里人吃,若是外人吃了,就会把拉来的粮一同吃走的。
晚饭后各家各户都把准备好的麦草纷纷往自家大门外面的路边上抱,巷道里将要举行一场隆重而热烈的活动——跳火堆。
天还没黑,各家年轻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把麦草在门前空地上堆起来,准备点燃。为了晚上的跳火堆,白天家里大人都准备了麦草,扎好了火把。天色一暗把扎好的火把在家里点着后,先在各个房间里跑着转,意在驱邪撵不干净。转了堂屋转偏房,转完前院转后院,家里的旮旮旯旯转完了才跑出大门。等在外面的人一见火把出来了,就在大门外先放一串鞭炮,然后才用火把点着放在门外的这堆草。只要是有一户点起麦草堆,然后人们排成队,依次从火堆上跨过,来回三趟。小孩跨不过火堆,就由大人抱着跨。大人们三趟来回下来,通常是上气不接下气,火堆也快熄了。跨火堆也讲火候,跨早了火旺,跨不过去,甚至会烧着衣服或被烫着。跨迟了,火焰将熄,烟大,熏得人睁不开眼,直咳嗽。尽管如此我们大家家还是乐此不疲,跳完张家跳李家,跳完李家跳王家,没有一堆火是我们跳不过去的。整个巷道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娃们只要看见谁家大门前的火堆一着,就一个跟着一个跑着去跳,脸上流着汗水,嘴里不时发出欢快的喊叫,从上街挨门跳,一直跳到下街,又从下街掉过头来跳到上街。我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站在街口往巷道里望去,整条西门横街里火堆一堆接着一堆。街坊邻居们有的肩膀上扛着小孩在跳火堆、有的在点放着鞭炮、也有人正在撕大门上贴的门钱和钱马往火堆里烧。在火光的映照下,喜气洋洋的脸上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连平时很少出门的老人、尕脚老奶奶和病人们,也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了家门。老爷爷们拄着拐棍抹着胡子,老奶奶们张着掉了牙的嘴,站在大门前,脸上洋溢着笑,向多日不见的左邻右舍们大声地打着招呼、互相问着过年好。听着这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祝福,看着这一张张充满真诚友善的脸庞,我用棉衣袖口擦了一把脸上淌下来的汗,情不自禁地又朝人多处跑去。
老人们等火堆烧得小一些了,他们才在儿孙的搀扶下走到火堆旁来回跳上几次,母亲由二姐扶着,扭着尕脚也跳了火堆,意在驱病赶邪,祈求来年健康平安。随着夜幕降临,家里的女主人拿出木掀和老笤帚,把烧剩的灰烬扫到木掀里填到自个家的炕洞里。
我家对门的范家娘娘人很能干,前两年正月里,她用扫帚棍扎了一个马灯架,上面糊上红纸,用墨汁画上鼻子、眼睛、嘴,绑在小孙子的腰上,前后各放一只点亮的蜡烛。让大孙子引着他在巷道里上街下街转,尕娃们好奇地跟在后面看。
有一年过正月十五,范家娘娘又做了一个漂亮的牡丹灯。她用扫帚棍先扎了一个有半个西瓜大的架子,用大红纸粘成了瓜皮帽。又把粉红绉纹纸剪成一沓沓长长的半圆花瓣,用筷子卷成卷,用黄纸剪成花芯粘在瓜皮帽中间,拨开卷成卷的粉红花瓣,把它从顶子开始围着花芯,一个一个粘在瓜皮帽上,粘好后就成了一朵漂亮的大牡丹。还用麻绳把大牡丹固定在一个丫字形的树杈中间,在牡丹后面用细铁丝固定住一根焟烛,还在树杈上粘了绿纸剪的叶子,这样一来,一个惟妙惟肖的牡丹灯便做成了。
跳过火堆后,她把大牡丹后面的焟烛点着,她孙子举着灯在巷道里前面跑,尕娃们在后面追着看,前呼后拥嬉闹着,这家出那家进的。红彤彤的烛光映照着尕娃们的笑脸,虽然十五即将过去,但浓浓的年味仍充满了河州城的每条大街小巷……
现在生活虽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回想起来,那些年尽管每家生活很是困难,但是人们对传承了几千年的春节习俗都很重视。从腊月初搞卫生糊窗,倒醋买碱面做馍,排队打豆腐起,从掰着指头数日子的期盼到节日的一天天来临,人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平静而又乏味的日子变得喜庆、热闹。在飘着雪花的清早,人们拿着简单的礼品相互登门拜年问好,坐在烫烫地土炕上,靠着大红花被吃着东家精心制做的炸馃和馃馃,花卷,有说有笑的情景,还有那盛在兰花碗里的莲花菜烩菜,上面放着两片肥肉,撒着芫荽和切的很细地蒜苗菜头的样子,现在一闭上眼睛,就浮现在眼前,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确实让人一辈子难以忘记。
(作者祁振辉———1953年出生,临夏州农业系统退休干部,临夏民间手绣艺术家,兼任临夏市社区文体联谊会秘书长,是临夏州首位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获得者。《正月十五跳火堆》是他的回忆录系列之三十八)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正月十五跳火堆——祁振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