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教育过度的解决办法(教育过度的原因)

教育尴尬事:过度教育,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循环

很多人对硕博学历存在一种误判:那就是学历越高越好。但其实这是一个不必然的问题。因为很多专业的硕博,其实读不读意义不大。而且,硕博教育和本科的特点在于精细化:如果说本科只是让学生对一个专业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则是对学科的某个领域有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博士研究生则是在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更精细化研究一个课题。

教育过度的解决办法(教育过度的原因)

换句话说:硕博教育对高校、科研或者高科技企业来说确实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除此之外的领域,硕博并不比本科生有什么优势可言。

而当代年轻人不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组团考研考博,这就导致了过度教育,而这种过度教育,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循环。这种不好的循环,就是所谓的恶性循环。

1、精英的本质与徒劳无功

中国的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为严重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当下的校外辅导班,经常鼓吹:有二百万存款不如后人优秀、不如后人成龙成凤。在这种鼓吹之下,于是很多家长压根不考虑自身子女的情况以及客观社会的现状,幻想自己的子女能成为精英。

教育过度的解决办法(教育过度的原因)

所以才有这样的搞笑现象:那就是学渣高考成绩不到300分,但是家长依旧斗志昂扬、希望满满,认为自己的儿女必然能成为精英。

但是,什么是精英?所谓精,指的是精华——即多数群体中的极少数,百里挑一甚至更低的比例。所谓精英,宛如淘金一样,可能几吨矿石里,才能淘出1克黄金一样。这就是精英的比例。

所以多数家长幻想子女成为精英,其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徒劳无功。当然也有少数真的从草根子弟变成精英的,但毕竟这个比例很低。

2、过度教育

多数家长意识不到精英的本质,而这种家长的子女往往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所以,在本科没混好的同时,他们开始谋求考研来作为换取好工作的入场券。基于这种想法,所以考研考博的人数不断激增。实际上,多数考研考博的人本身并不热爱学术,他们考研读博的动力就是混个好文凭,将来换点好筹码。

教育过度的解决办法(教育过度的原因)

这种过度教育,直接导致了学历市场上出现了水涨船高的景象。宛如80年代的年轻人娶老婆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就可以,但随着人人都买得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年代到来,想娶老婆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其实这本身也是市场规律的一种体现,无可厚非。

而学历市场的水涨船高体现在:过去可能大专文凭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可能需要有硕士研究生文凭才可以;过去本科生就足以应聘的职务,现在则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才可以。这种局面也迫使很多年轻人为了谋求好工作,也被迫加入到过度教育的大军中,最终的结局就是恶性循环不断持续,普通工作的学历门槛也越来越高。

所以,过度教育,正在形成一种不好的循环。这种循环,其实多数人都将受伤害。

反倒是培训机构、辅导班,容易成为最终的赢家。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教育尴尬事:过度教育,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循环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