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老子说的正言若反的深意(正言若反是什么道理)

读《道德经》78-正言若反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易:替代。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垢:屈辱。祥:吉利的。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国家的屈辱,才堪称国家的君主;能够承担国家的灾祸,才堪称天下人的君王”

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在反说一样。

水自己不拘与一形,可圆可方,坚石挡路就分流而过,高堤阻拦就绕到而行,无路可走就静处一方,这是水之弱。即便是少量柔弱的水,也可以以坚持不懈之功滴水穿石。大量的水可以成浩瀚之势,毁堤没田。刚强的事物往往是静止的,因为它有一定的形状;柔弱的水时刻是流动的,因为没有固定的形状。

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正言若反”作结论,实质上说的是朴素辩证法。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老子在此说“正言若反”,与原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承接了上文所说的水的柔弱和刚强。在老子看来,人们所说的、所认定的东西,其结果恰好与事实相反,人们不能认识大智大慧,把大智大慧视作愚蠢,结果自己处在愚昧之中还自认聪明,以至于聪明反被聪明误。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读《道德经》78-正言若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