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圈啬夫读音(虎圈什么意思)
历史小人物:虎圈啬夫因为业务能力太强而不被提拔
资治通鉴第十四卷,汉纪六记载: 初,南阳张释之为骑郎,十年不得调,欲免归。袁盎知其贤而荐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又复问:“东阳侯张相如何如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而无实,不闻其过,陵迟至于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而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夫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以审也!”帝曰:“善!”乃不拜啬夫。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
译文:当初,南阳人张释之当骑郎,历时十年未得升迁,曾打算辞官返归故里。袁盎知道张释之是个有德才的人,就向文帝推荐他,升为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文帝,来到禁苑中养虎的虎圈,文帝向上林尉询问禁苑中所饲养的各种禽兽的登记数目,先后问了十多种,上林尉仓惶失措,左右观望,全都答不上来。站立于一旁的虎圈啬夫代上林尉回答了文帝的提问。文帝十分详细地询问禽兽登记的情况,想考察虎圈啬夫的才能;虎圈啬夫随问随答,没有一个问题被难倒。文帝说:“官吏难道不应像这样吗!上林尉不可信赖。”于是,文帝诏令张释之去任命啬夫为管理禁苑的上林令。张释之停了许久,走近文帝说:“陛下以为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呢?”文帝回答说:“他是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什么样的人呢?”文帝答:“长者。”张释之说:“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被称作长者,他们两人在论事时尚且有话说不出口,哪能效法这个啬夫的多言善辩呢!秦王朝重用刀笔之吏,官场之上争着用敏捷苛察比较高低,它的害处是空有其表而无实际的内容,皇帝听不到对朝政过失的批评,却使国家走上土崩瓦解的末路。现在陛下因啬夫善于辞令而破格升官,我只怕天下人争相效仿,都去练习口辩之术而无真才实能。在下位的受到在上位的感化,比影随景,响应声还快。君主的举动不可不审慎啊!”文帝说:“您说得好啊!”于是不给啬夫升官。
个人观点:什么是啬夫,啬夫就是县令所属各专职啬夫的通称,也就是说虎圈啬夫对于上林苑老虎等猛兽的情况了如指掌,那是他的本职工作!
虎圈啬夫有错吗,啬夫只不过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尽职尽责的回答文帝提出的问题,不能因为上林尉的玩忽职守就说啬夫是口舌之利吧,领导视察,主管部门负责人回答不出领导的问题,下属代为解答就成了刀笔之吏,口舌之途了?张释之这是什么逻辑,这根本就是瞧不起啬夫的出身,觉得啬夫的出身低微,不能越级提拔而已!
对于虎圈啬夫来说,他的职责就是对上林苑禽兽的情况统计了如指掌,这反而成了最过了,张释之有错吗,张释之也没错,因为他是站在国家法度的长远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觉得这种越级提拔的口不可开,如果一旦人们都效仿虎圈啬夫都只做表面功夫,以口舌之利博取功名,对国家无益,所以张释之也是尽忠职守的政治家
所以就这件事来看,汉文帝善于纳谏的反而没有了自己的判断,只要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就接纳,但是没有没有理性的去考虑考虑谏者说的合理不合理?就事论事,虎圈啬夫是否能提拔,他应该综合考虑的,但是上林苑尉是必须换掉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历史小人物:虎圈啬夫因为业务能力太强而不被提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