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如何理解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如何理解“和而不同”?
前面曾已指出,《论语》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君子”,并且认为:《论语》就是一部君子之学。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有三个模式:人格模式,是君子;行为模式,是中庸;交往模式,是礼仪。与“君子”概念相对的,是“小人”。于是,在《论语》中,多处将君子和小人并列而出现,而且是用四个字的不同排列加以呈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为政》篇第十四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路》篇第二十三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二十六章:“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三章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可相应翻译为:“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君子舒泰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舒泰。”特别是其中的“和而不同”,已成为当前公认的时代潮流,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其真正的涵义,还需要认真领会。
我认为,“和而不同”最重要的内涵在于:“和”代表的是多元的统一,既多元,又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多元而不统一,那就是混乱;如果只有统一而不多元,就会导致单一。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有当时的齐国宰相晏婴和齐景公讨论“和”与“同”的一段对话,十分形象也十分有趣:“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chuán)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对话中,晏婴一方面以烹饪为例,说明“和”的重要;另一方面又用君臣关系说明“和”的内涵:“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君主说的话,一定既有对的,也有不对的;所以作为臣子,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对“可”要“献其否,以成其可”;而对“否”则要“献其可,而去其否”;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领导,能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对立的观点,是多么重要。“和而不同”不就是“民主”的最好体现方式吗?确实值得好好体会和实行。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如何理解“和而不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