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都江堰二郎庙的故事(都江堰二郎神庙在哪里)

都江堰民间传说精选:二郎担山赶太阳(完整版)

灌县胥家场附近有两座小山,相对着立在柏条河两岸。右岸边上是涌山,左岸的叫童子山。前面不远处就是起伏不断的七头山。这一带的老乡们流传着“二郎担山赶太阳”的龙门 阵。

都江堰二郎庙的故事(都江堰二郎神庙在哪里)

据说,李冰父子降伏了孽龙,用铁链把它锁在伏龙潭底, 叫它吐水灌田,川西坝从此四季有流水,庄稼长得绿油油的。但七头山一带的丘陵山坡,还有火龙在那里作怪。一到五黄六月,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吐出团团烈焰,把山坡的石骨子烤得 火熛燷的。草木枯焦了,禾苗干枯了,人们找口水喝都很艰难啦!

李冰听说后,叫二郎前去制伏火龙。李二郎领了父命,一 路上想:那孽龙会七十二变,都被我降伏了,制伏火龙该不算 回事吧?谁知火龙虽不善变,却很会溜,每当太阳偏西,就一 溜烟地随着太阳躲藏了;第二天晌午,又重新抬头吐火害人, 二郎一连几天捉不到火龙,十分焦急。但他却看清了火龙的落脚处,决心担山改渠,截断火龙逃跑的去路。

都江堰二郎庙的故事(都江堰二郎神庙在哪里)

文图读者提供 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文图读者提供 仅供欣赏 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为了抢在太阳落坡前把水渠修通,他急忙跑上玉垒山巅, 寻来神木扁担,又去南山竹林,编了一副神竹筐。嗬,这真是 一副好行头!扁担长十丈,唐得亮堂堂;竹筐可不小,大山都能装,二郎头顶青天,腰缠白去,扁担溜溜,一肩挑起两座山,一步就跨十五里,快步赶太阳。他一挑接一挑地担着,一 口气跑了三十三趟,担走了六十六个山头。

在担山的路上,二郎换肩,一个堆在筐顶的石块,甩落下 来,它就是现在崇义铺北边的走石山。二郎歇气时,把担子一 撂,撒下的泥巴,堆成两座山,那就是涌山和童子山。有一 趟,二郎的鞋里塞进了泥沙,他脱鞋一抖,鞋泥堆成了个大土堆,就是今天的马家墩子。

李二郎越担越起劲,不觉太阳已偏西了。他回头一看,火 龙也正急着向西逃窜。它怕二郎担山修成的水渠拦断了它的归 路,便吐出火焰,向二郎猛扑过来。二郎浑身火辣辣得,汗流 满面,顾不上擦;嘴皮干裂了,没空喝水;一心担山造渠,要 赶在太阳落山前完工。忽然“咔嚓”一声巨响,震天动地,神 木扁担断成两截。

二郎把扁担一丢,提起筐筐,把最后两座大 山甩到渠尾,这水渠就修通了。那甩在地上的扁担、石头,变 成了弯弯扭扭的“横山子”。火龙被新渠拦住了去路,急得东一板,西一碰,渐渐精疲力尽了。二郎忙着跑回家,取出一只 宝瓶,从伏龙潭打满了水,倒人新渠,眼见渠内波翻浪滚,大水把火龙淹得眼睛泛白,胀得肚皮鼓起,火龙拼命往坡上逃 窜,一连板了七次,就再也溜不动了。

都江堰二郎庙的故事(都江堰二郎神庙在哪里)

文图读者提供 如有涉权请联系删除

在火龙板命时,每抬头 一次,便拱起一些泥巴石块,这就是起伏不断的七头山。 二郎担山修成水渠,把火龙困死在那里。至今,这儿的黄泥巴 里,还夹杂有红石子,据说,那是火龙的血染成的;再深挖下 去,能拣到龙骨石,据说那就是火龙的尸骨呢!

董品勤 兰字尧 讲述

王纯五 收集整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都江堰民间传说精选:二郎担山赶太阳(完整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