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的名称,定义和内容(对立统一规律的名称,定义和内容有哪些)
对立统一规律的名称、定义和内容
列宁简略地用科学史的精华检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 质之后,紧接着就从理论上阐发和规定这一规律的名称、定义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两种发展的观点的对立。在第八段中就是这样做的,但对于两种发展观这里只提出,在第九和第十段中才作了进一步阐发。
(1)对立统一规律的名称和定义在《问题》的第八段,列宁首先提出“对立面的同一”这一名称,接着在括号中又说:“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更正确些吧?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名词在这里并没有特别重大的差 别。在一定的意义上两个名词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列宁还在斟酌名称如何用词。
列宁认为,用“对立面的同一”和“对立面的 统一”都是可以的,“同一”和“统一”这两个名词在表述辩证法的矛盾时都是正确的。在前面的摘要里,这两个名称和两个名词,列宁都在使用,如列宁说:“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 正是表现着“辩证法的本质”。毛主席也指出:“同 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名词都是一个意思。”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这同一和统一 是一个意思或没有重大差别,是针对表述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而言的,列宁特别指出了“在这里”和“在一定意义上”的限定。现实生活中,“同一”容易被误解为“等同”,即抽象的同一,而 “统一”也容易被误解为外在的结合。列宁曾注意到黑格尔的看法,他认为“不分性”“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也就是说,不分性表明了内在的联系,而统一也可表现为外在的联系。
同时,他非常强调具体同一与抽象同一的区别,他反对把同一视为离开差别的“呆板的同一”,认为这种“片面的规定性是没有真理可言的。”从《问题》这篇总结性的短文看,列宁更倾向于用“统一”,所以在本段后面的引文中接 连用了二个“对立面的统一”。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也用“对立面的统一”。因此,现在人们通常都用这一名称。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定义,第八段的第一句话就是列宁的定 义,最后一句话的括号里的解释也可以说是定义。列宁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 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 向。”“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 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
列宁的这种定义和规定,正是对这一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根本性用科学史检验的总结和概括, 指出了“一切现象和过程”,不论是自然界、社会和精神,都具有对立统一这个实质存在;强调一切事物和过程都具有两种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即矛盾着的因素、力量和趋势;说明统一物分为两个矛盾着的部分或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而它们之间 又互相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的统一体。
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定义的这两句话,由于前一句明确指出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了内在的矛盾性和斗争性, 而括号里的后一句是进一步注释性的,所以通常都用前一句作为正式的定义。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就引用了这一句,并指出 它是“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
(2)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是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所在。根据列宁在这里规定的定义和这一段其它有关的论述, 结合辩证法的要素的有关条目,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 容,有三个问题必须弄清;第一,列宁的定义指出,对立统一就是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矛盾性、排斥性和对立性。
但是,这种对立的倾向、力量和方面又在同一事物本身中,它是事物的内在性。所以 列宁又注解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 之间的互相关联。”这就是说,统一物中的对立面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关联。在辩证法的要素中,列宁叫做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 对立面的斗争或展开。看来,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实在内容。
这种内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进一步概括为“矛盾诸方面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实质性的东西,就 是要把握对立面的相互排斥和相互关联,它们的同一性和斗争 性,它们怎样统一和转化,怎样斗争或展开,以及统一、转化、 斗争之间的关系。
第二,列宁的定义指出,对立统一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之中。列宁特别注意对立统一既要当做 “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要“当做认识的规律”。强调“要认识世 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生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要把这些过程当做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
这就不但指出了对立统 一是事物运动的动力和根源,是事物发展的实在内容,而且也指 出了要用对立统一来指导人们的认识。对立统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实在内容,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肯定这一点才有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才算全面地掌握这一规律的内容。
第三,列宁在定义中强调一切现象和过程的矛盾性之后,明确指出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的动力和实在内容就是对立统 一。为了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列宁紧接着就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并在区分两种基本的发展观中,指出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这二句话是一致 的,是对矛盾作为事物发展动力的全面而深刻的揭示。
首先,从总体上讲,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引起的。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 间的互相关联)。”也就是说,既包括对立面的互相排斥又包括对立面的互相关联的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不可分割的,要承 认矛盾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两极相逢,相反相成,互相排斥的力量和趋势互相依存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才成其为矛 盾,才斗争得起来;否则,斗争就失去了场所和可能。相互转化,破旧立新,斗争才有成果,发展才能实现,否则,斗来斗去,原样不变,成了“悲剧性”的矛盾,根本上否定了发展,从而也否定了斗争的意义和动力作用。可见,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把斗争性和同一性割裂开来,不能否定同一性的一定 作用。
其次,深入一步研究,事物发展的根本泉源在矛盾的斗争和斗争性。“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 ” 。在任何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但它们对于发展的作用却不是平衡的。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谈到理性的运动时指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即肯定和否定,“是”和“否”的“对抗因素 的斗争,形成辩证运动。”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 运动”,“这些对立,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 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进化论证明了:从一个 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 前进,一方面进化到最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还 说,“在历史上,对立中的运动,在先进民族的一切存亡危急的时 代中表现得特别显著。”
可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矛盾的运动即对立中的运动,主要是由于对立的不断的斗争造成的。列宁也指出“对某一物体、或在某一现象范围内或在某个社会内部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和趋势的矛 盾或冲突造成发展的内因。”列宁这里把矛盾和冲突当作同等意义的用语,实际上是强调矛盾的斗争。诚然,这种冲突是矛盾统一体中的斗争;但是,没有斗争, 相互关联的统一就是僵死的,相互转化就不会出现,既不会有量 变,也不会有质变。
一切事物发展的深刻的泉源和根本的动力, 就在于矛盾的斗争。矛盾的实质就在于斗争,矛盾这一范畴,狭义的讲,就是指相互排斥和对立斗争。总之,矛盾引起发展,根本上是靠斗争推动发展,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斗争性在同一性中,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深刻的泉源。
由上可见,列宁在这里关于发展动力的二句话,必须联系起 来辩证地把握和正确地理解。“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这是从根本上、实质上讲的,矛盾的斗争才是矛盾运动的动力,但不要理解为斗争可以脱离统一,或者完全否认统一在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这是从全面的、总体上讲的,说明矛盾就是运动的根源,矛盾的互相排斥和互相关联是不可分割的,绝对的斗争性寓于相对的同一性中,但不要理解为斗争和统一对发展的作用是平衡的,或者否认斗争在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和根本作用。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转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名称、定义和内容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