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随笔:水平不等于能力的句子(水平等于能力吗)

随笔:水平不等于能力?

说起小单位的“绩效考核”,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早先的两次“绩效考核”,在工作量计算上,都由校长一人“暗箱操作”,给其亲信、心腹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人好几分。这样,这些人的排名自然“名列前茅”,”绩效工资”没说的也比其他人要高。不幸的是,这个小圈子的人都特别老实,特别能吃亏,特别能忍受——只要别人能行,自己就能行。都是黄河边撒尿——随大流。也正是这种心态,使得个别人越来越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的作践多数人、日弄多数人。

今年小圈子的班子调整后,在作业、教案评分及“绩效考核”上,比往年日

弄人的程度更加厉害:作业、教案评分,以前主、副课持平,今年明显比主课低。主课教案九十多分,副课八十几分;作业也是如此。更为恶劣的是,今年的“绩效考核”,从好几个方面有意作贱代副课的教师,因为这些人基本上属于“老、弱、病”系列,而且中老年教师居多。本学期“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是:中老年教师均排名在37名以后。

在此,笔者仅列举几项:教学水平所有教师都是3分,而教学能力副课教师比主课教师低0.2分;工作量跟往年一样,也是校长一人操作,副课分值明显低于主课,且代10节的和代5、6节副课的分值相差只有零点几分;教研教改同样代副课的比代主课的低。笔者在此只是列举这么几项,至于其它的一看考核统计表一目了然——弄人之心昭然若揭!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不仅仅牵扯的是区区若干绩效工资的事,更主要的是它肆意践踏了中老年教师的人格,伤害了中老年教师的自尊心,严重挫伤了中老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在此,笔者不禁要问:制定小圈子考核“政策”的几个年轻人,难道你们会永远这样年轻吗?难道你们能嚣张一辈子吗?“当官”是一时,做人则是一辈子;做人要讲究起码的良心!如果良心叫狗吃了,那还能算人吗?那只能说是披着人皮的畜牲!中老年教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奉献了毕生的心血!而今,年老体弱,锐气消退,却被这帮龟孙子无端作践、戏弄,天理何在?王法何在?早年所学的教科书上说,万恶的资本家榨干了工人的最后一滴血汗,然后就把他们狠狠地一脚踢开!看看今天某些人的作派,和以前的资本家有何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水平”是这样解释的:在生产、生活、政治、思想文化、艺术、技术、业务等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对“能力”的诠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笔者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凭自己一知半解的理解,水平=能力。水平就是能力!能力就是水平!水平不行,难道能力就行?在“绩效考核”中,为什么副课教师水平是全分,而能力就低于他人呢?这合乎逻辑吗?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吗?可怜这些属于50后60后的中老年教师,真是不幸的很呐!长身体的时候挨饿,参加工作多少年了都始终拿着低工资。无私奉献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盼来了“绩效工资”,却被人家无端划在“圈外”——你说,让人到哪里说理去?

难道“绩效工资”真像某些人所说是“讥笑工资”?考核中出现如此咄咄怪事,究竟还有没有人管呢?“水平”和“能力”究竟是何关系,笔者诚愿讨教于权威人士,以便“释疑解惑”,早日让自己不宁的灵魂得以解脱!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随笔:水平不等于能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