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作业标准化的推进措施(作业标准化的推进方法)

作业标准化的推进

所谓作业标准化是将工艺要求,作业步骤要点进行标准化的过程,其输出为作业标准或标准作业。作业标准化是产品质量的一道基本保障。

作业标准化真正地在工业化领域里发挥价值,且它常蕴含着“简化”或优化的含义。

企业标准化管理包括从企业运营策略、价值观、流程文件到作业标准等一系列内容,而现场标准化则主要指侧重于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内容。

现场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人员:组织架构图、岗位职责表、规章制度及员工手册等。

(2)机器:验收标准、安全操作规范、保养规划及基准等。

(3)物料:物料表、验收标准、行业或国家标准及来料检验流程等。

(4)作业方法:流程图、质量控制计划、检验标准、工艺规范、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等。

(5)环境:5S标准、平面布置图及ISO14000标准等。

作业标准化可以解决的十大问题:

1、新员工上手慢。

2、作业改善缺乏基础。

3、作业改善成果无法固化。

4、培训员工时没有依据。

5、员工缺乏进行作业改善的动力。

6、好的作业手法或经验无法被广泛运用。

7、产品出现问题难以追溯当时的作业规范。

8、产品一致性差,不良率居高不下(人为导致的因素大幅增加)。

9、难以对员工作业做出评估(也难以估算标准产能)。

10、专业技术不能得到有效推广。

实施标准化管理对企业管理来说是一次整体性的提升,这与针对某一点进行改善是不同的,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项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

企业如果不进行标准化管理,缺乏必要标准及对作业进行标准化,将会导致以下状况:1,员工无所适从;2、品质问题频出;3、现场混乱;4、效率低下;5、沟通不畅;6、人心涣散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作业标准化的推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