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前前后后区别(九品中正制之前是什么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前前后后
汉以后察举制兴起。有三条重要的选举(选拔推举,下同)途径,一是由太常(官名,九卿之一)和郡国荐举进入太学。二是乡贡,即由郡国按人口比例,每年荐举若干人。三是制科。由皇帝下诏荐举,标出科名,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指定举荐者(官名、官位),科目内容和举行时间不定。
应举者经过皇帝“策问”,按等第高下授官。分为“对策”和“射策”,需要应答的问题(政事、经义类)书于简策之上。“射策”相当于抽签应答。后世将规范化的有关文体称“文”、“策”。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策论即源于此。
汉代简策
虽然形式上取士不拘一格,但选举之途仍多由天子、大臣把握。天子选才叫征召,大臣可以辟举、任子和荐举。僚属自用叫辟,荫蔽子、孙、弟及兄弟子孙叫任子。
从事专门技术和管理具体事务的职位,可以由吏员升迁。而赀选是成为吏员的门坎,即限定家资在若干以上,才可以为吏。赀选到后世演变成为卖官。
东汉清议之风
由于选举过程颇多主观偏颇,标准不一,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加之选才看重品行,评品盛行清议,举士必由乡里,直接影响朝廷用人导向。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该制度起于曹魏的吏部尚书陈群。为保证朝廷对选举的控制,置中正官。先由郡中正官将当地人物登记造册,详记年龄籍贯家世,依品行优劣,按九品评定品第,再送州中正官审核后呈报吏部。
中正官评定的品第称为乡品,吏部依此决定入仕授官,授于的官品(九品官位制)必须与乡品相适应。
乡品高者做官起点为“清官”,升迁也快。反之为“浊官”,升迁慢,口碑差。乡品每三年调整一次,中正官还有权随时升降乡品,官品及为官清浊随之变动。中正官评定违法也会受到责任追究。
评定人物品第以家世背景为重要内容,但实施该制度初期更重才学。
九品中正制使得选举有了客观标准,朝廷与世家大族关系缓和,吏治好转。但晋之后评定品第逐渐偏重门第,中正官亦大都由世家大族中人担任。高门子弟入仕授官不经察举,标准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者品第亦高。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世家大族生活图
到了隋代,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被废除,设进士、明经二科考试取士。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前前后后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