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资本家剥削是合理的吗(资本家剥削的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打工者必读|资本家剥削的真正手段

资本家剥削是合理的吗(资本家剥削的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这一劳动方式很快便被资本家们生产采用,成为提高资本剩余价值率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但其生产的关键则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则必须降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此,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分工使同样数量的人们单个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是因为:第一,它提高了每一个工人的熟练程度;第二,它节约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损耗的时间;第三,它发明了很多机器,简化了劳动过程。

机器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为机器生产能把工人的劳动变成高效率的劳动);一方面使大量的劳动力被机器排挤,失去了工作,而没有被淘汰的劳动力则对资本家制定的苛刻规定更加唯命是从,对延长工作日的要求更是不敢有任何反抗。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将劳动时间作为计量单位,用来计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其合理性源于马克思的剥削观。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后,资本家更是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作日。对这些资本家来说,工人劳动时间越长,他们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资本主义社会工具的理性发展,以及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改进使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工人成为了一种局部的人、片面的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工人消耗了大量劳动,提高了劳动强度,为资本家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他们却被资本扭曲为物质的附属品,许多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也被压抑。他们大多数已沦为机器的附庸,根本不可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

资本家为了追逐剩余价值,采取各种手段来延长工人工作日,如上班后不准中间休息,限制吃饭时间,采取拨弄时针的手段强迫工人提早上班,推迟下班,以及寻找各种借口强迫工人加班等等。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使工人为自己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与工作日的延长成正比。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剩余价值就越多,剥削程度也越高。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列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同时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后者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

马克思指出,失业是资本积累和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累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虽然逐渐减少,但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增加,这就造成大批工人失业。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打工者必读|资本家剥削的真正手段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