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以小见大的高考优秀作文(作文题目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中的“以小见大”——大题小做

以小见大的高考优秀作文(作文题目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反对“假”“大”“空”,而以小见大之法则是打击“假”“大”“空”的一条有效途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巧妙运用以小见大之法,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小见大——大题小做

大题小做就是将有关文章立意较“大”、较“宽”、较“虚”的话题具体为一个小事件、集中在一个小视野,进而为这些话题找一个“小”突破口来揭示其“大”内涵。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切入:

1.角度上以小见大。即从一个大话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角度来作为切入点,进而来表现“大”话题的内涵。如下例:

大千世界,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他们也答出了自己的心灵。苹果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出了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回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探讨,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优秀习作《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可谓一大话题,但这段文字,作者却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盲人可以看见什么”三个生活“小”角度揭示了生命意义之“大”话题的内涵。

2.题材上以小见大。即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所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材料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对这些“小”对象的描述,进而来展示整个写作对象之“大”境界。如下例:

夏日的阳光耀眼却又灼人皮肤,我坐在凉席上,看着一旁玩耍的弟弟,心中很不是滋味:别人家的小孩在这么大时,早就会走了,可他……

我越想心中越觉得苦闷,不停地用扇子扇风,耳畔的发丝轻轻扬起,右脚不停地抖动。没一会儿,我把扇子一扔,抬腿向弟弟走去。

“宝宝,来,走起。”我扶起弟弟,心里只想着让他尽快学会走路,室内的空气很沉闷,压得我似有些许透不过气。

我一松手,弟弟摇摇晃晃地开始走路。刚一开始,弟弟右脚向前迈去,又吃力地将左脚向前迈进,那表情好像担着百斤重的重担,如此劳累。看着弟弟走路的模样,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步三摇”,又不禁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一个不注意,弟弟左腿忽然向左侧弯去,侧着身子倒在了地上。我有些恼怒,怎么这么笨!

弟弟兴许是摔着了,大哭起来。我心中的火更甚,正准备发火,妈妈走了过去,一把扶起弟弟,用责备的语气对我说:“不是让你看好弟弟吗?”

我叹了口气,说:“他学不好走路怪谁,谁叫他那么笨!”

母亲一边安慰弟弟一边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说:“我可不记得你一生下来便会走路,当初你还不是一样,经常摔倒。”然后又对着弟弟说:“乖,不哭,来,走路给妈妈看,有没有走得更远呢?”

我心中一怔,走得更远吗?外面刮起了轻风,室内沉闷的空气被驱赶了些。

好一会儿,弟弟在母亲的指导下,迈步向前走,仍是如此摇晃,这不是没有多大差别吗?我如此想着,挑了挑眉。

让我惊讶的是,母亲口中不停地念着:“一步,两步……十一步。”话音刚落,弟弟重心不稳,倒在了地上,妈妈扶起弟弟,笑着说:“太棒了!比上次多走了两步!宝宝最厉害了。”我愣愣地望着,笑了!然后大步向前走去,蹲下,对弟弟说:“真棒呢!”弟弟望着我,灿烂地笑着。

是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即使起点再低,若每天都能走得更远,都能有些许进步,又何尝不是好事?我心中如此想着。

夏日蝉鸣,似也在说着:是的,是的。

———佳作《走得更远》

教育可谓一大话题,但考生却取材于弟弟学走路这一具体小事,通过“我”和妈妈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对比;弟弟和别人家的孩子起点状态的对比;在妈妈的影响下,“我”前后态度和方式的对比等,揭示了只有赏识、鼓励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的教育大内涵。

3.联想上以小见大。即从联想中取其与此联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联想的空间,从而实现话题以小见大的转变。如下例: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为“智慧”。在这里,即使是一棵树也可成为拍照牟利者的招财工具;即使是转角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遗余力,将它开发成西式咖啡馆;宣传手腕更是……

游船驶过一座桥,我怔了怔——是陈逸飞画中的双桥!只是,我看得到:桥上的游人压得它不堪重负;我听得到:那苟延残喘中有低低的呜咽……

岁月斑驳,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块开合的“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劲的手直逼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还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再来了。”

这样的“智慧”,我,有些反胃。

千灯与周庄相隔不远,千灯与周庄相差甚远。

与“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灯就显得有些驽钝。商业的气息尚未染指这座古镇,明清最长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语。

……

诚然,千灯在周庄面前,显得那样矮。但,在千灯,你能感受到水纹处千灯肺叶的呼吸、开合。在千灯,时间就像一只摇橹的小船,咿咿呀呀,你还未曾留意,它已穿过水域,到那边去了……

直到延福寺钟声响起,我才觉知天色已瞑。

碎碎的历史尘埃含着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为之争”,古镇的智慧,千灯的智慧,于此,悄然散发。

我,愿逃离,逃离“智慧”的周庄。

——佳作《逃离“智慧”的周庄》

智慧这一立意可谓是一个“超大”话题,当大多数考生对智慧进行大加赞扬时,这位考生却“逃离”智慧,细读全文,原来考生所要逃离的智慧是周庄的“商业气”。作者通过对周庄“商业气”的描述,揭示了当今社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被金钱所戕害的社会现实。可谓视觉独特、以小见大,意味深远!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高考作文中的“以小见大”——大题小做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