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单位演变历史(计量单位的发展史)
计量单位的古今趣事——《计量单位进化史》
计量单位,大家是否觉得又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大家每天都在用,如现在是下午3时。今天开车走了5公里。学校有六个年级二十四个班……
陌生是大家可能没意识到这些单位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没有这些单位,世界是否变得不一样?这些单位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些单位,不是其它的?
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宋宁世,收集所有关于单位的信息资料,汇集而成的《计量单位进化论》,从古代的尺、升、磅讲到现代的米、秒、克,从蛮荒岁月讲到现代生活,为我们揭开计量单位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科学思想。
1.从身体结构到计量单位
大家用什么东西最方便?估计大家最得心应手的是自己的身体部位。
现在有个问题:没有尺子和其它丈量工具,你如何估算小物件的尺寸?如何估算A地到B地距离?如何丈量房子的大小?
在测量工具普及的今天,上述问题都很简单,一拉米尺,记下数据,合计合计,结果出来了。
可在古代,没有测量工具,使用的可能是石器,或是简单的农具时代,外出靠双脚的年代,这几个问题可是大事。
古人是行动派,没工具,是自己来定义尺度单位。伸出大拇指与中指,两指尖最远的距离为一拃。在纸上伸手量一量,几拃一加,便知尺寸。
两地多远?走一走,一步一步,叠加起来,便是两城的距离。这个跟英语的food,同义哦。古人对距离的丈量方法不分中外哦。
房子的大小也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出来。现在我们在没有尺子的时候,会不会习惯性伸出大拇指和中指,去量量小物件的长度?或者数数步子,估算下两地距离?恭喜你,你与古人一样聪明哦!
你可曾想到,著名的金字塔,用的是法老的“皇家肘”指导测量的。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包括“寸、尺、丈、仞、咫、寻、常、引、分、厘、毫、忽”,大家有没有觉得有些不陌生。这些用身体尺寸延伸而来的尺寸,广泛地用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甚广。有些变成了现代的常用语,如咫尺天涯,寻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人们对单位的需求更广了。刚开始为了记录打到的猎物情况,或记录长度,工艺需求等。慢慢地,人们需要知道耕地的大小,粮食的重量,液体的体积,一年四季的计量……
人们学会了分类,合并细小差异,突出总体特征的归类,使“单位”这个词越来越受重视。
2.中外计量单位变化
你有没有听过半斤八两?过去我们习惯了现代的十进制记数法,你可知还有十二进前、八进制?
古人立一竹竿,观察太阳日照与时间的关系。古人发现,两次太阳照耀下,竹竿影子最小时的时间一样的。古人将其定义为“日”。“日子”与这个有关哦。
后大家发现一天分十二个时辰,按地干排列,于是出现了十二进制。
现在大家看到的时钟上标注的1~12个数字,源于此。
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用的“时、分、秒、日、月、年”这些时间单位中,“时辰”这个计量单位几乎不再用了。
过去,古人将小秤一抬,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店主乐呵呵,好,报数“这是八两二钱”,钱,这是重量单位,现在已不用。
这类古今不同的单位,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世界文化大融合的结果。
有些计量单位,字相同,意义有所不同了。
如寸,古代中国指人的手腕。而古埃及和古美索不达米亚“cubit”,指的是手肘长。现代的寸,仅限于测量身体部位、服装尺寸等,适用范围缩减不少。
更为令人开怀一笑的是“马力”这个计量单位。发明这个词的英国工业革命先驱詹姆斯•瓦特,他观察了英国农村中的一匹马在一个小时内拉动一架半径12英尺的磨盘转动了144圈。他决定用“马力”表示一台机器的性能。现代汽车中经常提及的“马力”,源于此。
3.计量单位小,内里乾坤大
小小的“寸、尺、丈”计量单位,不太起眼,却是国计民生的有力工具。
为了方便流通,古代中国制定了不少尺寸、文明等要求,而制定的机构就是皇帝统治下的帝国。皇权以钱为主异,强行让百姓接受当朝颁布的律法执行。这直接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皇权的威严与集中,可见一斑。权衡一下,只许你家休闲,不许我家歇歇?权衡一词,历经多朝,现只余权衡一词,与本义无关。
计量单位的演变,还留下不少经典呢!
如九牛二虎之力,七尺男儿,八尺之躯……用身体部位作为丈量单位的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精准的测量工具。
马克思•普朗克说:“它们的意义,对一切时代,一切文明,乃至对于外星球的非文明都不可或缺。”计量单位的发明、变更与发展,牵动着数以万计的人类生活,它给予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这是计量单位赋予时间的特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计量单位的古今趣事——《计量单位进化史》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