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指的是谁(羲皇之人的意思)
「读唐诗札记」羲皇上人,或唐代诗人的理想生活与爱情无关
羲皇是伏羲氏,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人。在那个时代,大家生活安逸闲适,整天无忧无虑。这样的生活不仅古人羡慕,我们现在也羡慕。自陶渊明描述了羲皇时代的样子之后,后世就一直在不断补充。下面举几首唐诗的例子来看: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这是王绩的诗。王绩是隋末唐初的人,在隋、唐都当过官,后来去隐居自号东皋子,也就是诗里面的“中林士”,就是林中士。他说的理想生活,是在某个月圆之夜,在庭院里赏月弹琴,饮酒赏花。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这是卢照邻的诗。王杨卢骆,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理想生活近似于陶渊明,即:有山泉清冽,有秋菊盛开。“北窗”一词,出自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在陶渊明那里,可能就是字面意思,是朝北的窗户;后人再用“北窗”,我们就得追溯到陶渊明那里,这种情况就叫作“用典”。陶渊明说,五六月份的时候,在北窗下躺着休息,偶尔来一阵习习凉风,这就是羲皇时代的生活。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这是孟浩然的诗。除了在北窗下睡觉,孟浩然还去采灵芝。“南涧”一词,卢照邻诗中也有出现,柳宗元《南涧中题》的“南涧”如陶渊明的北窗,是实指,南表方位,涧是山涧,小溪流;但唐诗中多人多次使用“南涧”,则不排除用典的情况,即出自《诗经·采蘋》中“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这是岑参的诗。岑参除了写边塞诗,也写山水田园诗。不栉,不束发;不巾,不戴头巾;还有不簪、不缨、不履、不冠,甚至是不衣、不衫等等,就是不插簪子、不系帽带、不穿鞋子、不戴帽子之类。这些说的都是要撇开世俗的规规矩矩,要自由,不要受约束。岑参所写,把陶渊明睡觉的地点,换成了水池边,和孟浩然相同: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这是戴叔伦的诗。他的理想生活就是三五好友,终日长醉。
(1)闲倾一盏酒,醉听两声歌。忆得陶潜语,羲皇无以过。
(2)闲倾三数酌,醉咏十馀声。便是羲皇代,先从心太平。
(3)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以上都是白居易的诗。白居易官大,有钱,生活条件好,心态也好,有娱乐精神。偶尔饮酒听歌,他就当作是理想生活。
如能跂脚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这是陆龟蒙的诗。在他看来,不论是北窗还是南窗,能在窗下翘起二郎腿,就是理想生活。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这是高适的诗。他写一位朋友的隐居生活,一是去钓鱼,一是去种地。
总结以上诗句,唐代诗人所写的理想生活大致如下:第一,和陶渊明一样,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能在窗户下睡觉,有凉风吹过;第二,有酒喝。最好是有三五好友,终日长醉;白居易那样生活条件稍好的,能在闲暇之余喝酒听歌也可以接受;第三,穿休闲装,不穿正装。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光着脚丫子、翘起二郎腿,则堪称正宗;第四,临水,赏花;采药,种地。
有一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不写爱情。羲皇时代的人不谈爱情。
不知大家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方便的话可以在留言区评论交流呢~
我是小阿蛮,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诗词研读,希望和大家交流分享。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读唐诗札记」羲皇上人,或唐代诗人的理想生活与爱情无关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