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失道而后德是什么意思(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

“失道而后德”,如何理解?

失道而后德是什么意思(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如果解释“丧失了道,而后才有了德”,这种解释是有失偏颇的。

偏失了天道,肯定也伴随着失德,也可以说,失德也意味着失道,二者是同步的,是没有先后顺序的。

道,无为;德,也“无为”。合道必然合德,合德也必然合道。因此,此句意为“偏离了天道,人们才去追求表现于外的‘有’德”,而恰恰失去了本有之德。

失道而后德是什么意思(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

德,本身是内存的,是内在的规定性,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用来表现的。

人只要按照自己的真实内心去做,让自己的天性自由伸展,这才是真正的德,而不是表现给世人看的,而显耀自己的德性修养,这是真正失德的表现。

德,天地万物之本性,也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

失道而后德是什么意思(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

道是本,德是末,道是源,德是流。德是内存于万物的道,道规范万物是通过德来实现的。德源于道,德规范于物。

人本有的德,是无我无为,无私无欲,无知无识。

但人偏离了天道,失去了德性,以自我为中心,以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导向,以满足自我私欲为目的,有我有心,有为有争,这是失道背德的表现。

失道而后德是什么意思(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失道而后德”,如何理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