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名为什么要称上下(法师尊称上下写法)
法名尊称上下的由来及意义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某、比丘某某。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则是他人对僧人的尊称。
细说佛教中的上某下某。实则“上下”出自《沙弥律仪》。明代莲池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下篇感仪门、事师第二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下某”。此据云栖法汇原本。而弘赞大师《沙弥律仪增注》则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字下某字。”注:“讳”即二字法名也。若问字号,当直云:某甲和尚,或云:某本师。若问阿阇黎字号,应云某甲轨范师。清初书玉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述义》释曰:“因弟子不得直呼师名,故加上下二字。若问师号,当答某甲和尚,不须上下二字。”
总之:法名有上下,但不必尊称,若云:“上某下某法师”,则成戴两顶帽——上下其一,法师其二。若加尊称,则不必上下。所以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云:“不得单称名字,当称某某长老、某老和尚、某老法师、某某大师。若面晤时,更不得提出名字,但可单称长老二字,或法师,或和尚”。书信必定有尊称,无须加上下。
实则,尊称上下不是佛教专有的,是中国过去的习俗,这在《礼记》里面讲得很清楚。不同于现在,过去是非常重视名分的。晚辈绝对不能称长辈的名,那是大不敬。一个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字就是别号。古时,男子满二十岁成年,成年时的礼节行冠礼,戴帽子。一戴帽子就是成年人,这时就不能直呼其名了,应该要称他的别号。成年之后,他的名只有两个人能称,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只有父母、老师一生都是叫他的名。若在朝廷做官,皇帝也得称官员们的字,如果皇帝称谁的名,那么这个人就要被判罪了。所以,在从前对一个人非常尊敬,就要称字。古礼中,晚辈对长辈称字都要称上下,或者称一个字,称某公、某老。如今这些礼仪几乎都被废除了,只有佛门里还沿用这个习俗。
图:释觉一法师
所以,五台山望海寺住持释觉一法师被尊称为“上觉下一”,善住寺住持释仁静法师被尊称为“上仁下静”,皆是来源于此。
图:释仁静法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法名尊称上下的由来及意义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