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是什么观点)

真的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吗?看看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乍一听有点危言耸听,如果你上网查一查,一定会告诉你这样的观点明显夸大了个人的历史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属于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其实春秋末年,鲁定公问过孔子这个问题,《论语.子路篇》第十五章记载了孔子与鲁定公的这段对话,其原文是: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是什么观点)

“几”,本章的中的“几”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几也”中的“几”字是期望的意思。“不几乎”的“几”字的意思则是差不多、几乎。

本章的译文是,鲁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能期待一句话有这样的成效啊!有人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如果从这一句话懂得了为明君的困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言可以丧邦,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对一句话寄予这么大的期望啊!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挺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是什么观点)

关于“为君难”,朱熹有这样的注释“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然则此言也,岂不可以必期于兴邦乎?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作为君主如果懂得了为君的困难,做事必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敢掉以轻心。如此治国理政,国家兴旺指日可待。这话是回答鲁定公的问题的,故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是什么观点)

“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一句话据说是晋平公一次喝多酒后所说,其身边的太师乐师旷就谏言道:“是非君人者之言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范祖禹的注释“言不善而莫之违,则忠言不至于耳。君日骄而臣日谄,未有不丧邦者也”。如果为人君者即使说的不对,听不进逆耳忠言,长久以来也就没有人愿意出面劝谏了,其结果只能是被谄媚之言包围,为君者日渐骄横,丧国之祸根也就由此埋下了。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是什么观点)

到底一言能不能兴国或丧邦呢?孔子虽然说不能寄期望于一句话,但是对君主来说,一句能概括其治国理政原则的话,反映出来的就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环境,而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是可以直接影响其兴亡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真的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邦吗?看看孔子是怎样回答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