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解读典故:人杰地灵的故事(人杰地灵的出处,释义)

解读典故:人杰地灵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点击上方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人杰地灵

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650—676),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年时就才华出众。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文词齐名,文学史上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公元675年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应邀参加,坐在末位。

阎都督的女婿很会写文章,阎都督叫他预先写好一篇序文,以便当众炫耀一番。

酒过三巡,阎都督对大家说:“滕王阁是洪都的胜景,想请高手作一篇《滕王阁序》,刻石为碑,永留纪念。”

话毕,侍候的人将纸笔放在众人面前。人们故意谦让推辞不写。后来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竟将纸笔收下,低头沉思。

阎都督心里不痛快,他想:在座这么多文人学士都不肯轻动,这后生倒目中无人!于是吩咐吏人,看他写些什么,随时来报。

一会儿,吏人报了开头四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阎都督一听,这是说滕王阁所在地洪州府,地理位置正对着翼、轸二星的分野处,衡山、庐山的相接点。他认为这很平常,谁都会写。

一会,只听吏人又报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下阎都督有点震动了。

王勃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把洪州的天时、地利、人杰都写了出来。

随后,阎都督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钦佩,连声称赞,再也不让女婿把预先写好的序文拿出来了。

满座的人无不惊奇赞赏,个个叹服。

从此,王勃的《滕王阁序》成为名篇,留传至今。此文词采华美,声调和谐,意境开阔,文中的许多佳句也成了人们常用的成语,“人杰地灵”就是其中一句。

出自《滕王阁序》

释义

人物俊杰,地方灵秀。指杰出的人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

解读典故:人杰地灵的故事(人杰地灵的出处,释义)

反思

1

太守让女婿提前作诗,是为了想在众人面前炫耀一番,目的不纯,带有功利性,所以作出来的诗水准不高。

王勃在新修的滕王阁处,有感而发,诗作情感真挚、流露自然,名垂千古。

只有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学习的必要。

有些书籍,虽然是名著、经典,很多人推荐,但如果自己没兴趣,那看了也是白看。

有的家长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只是为了不落伍,为了攀比,没有真正考虑孩子喜不喜欢。

到最后,孩子既没学会真正的技艺,心情也很糟糕。

2

太守见王勃年轻,认为作不出什么好诗,心中轻视。

人的本领不是看年龄的,而是看他的思想、学识。

有的人活了许久,但一直在相对平稳的环境里,没有不断学习,知识、思维都老化了,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有的人虽然年纪轻,但从小就学习很多内容,见多识广,经常动脑思考,思维活跃。

3

王勃年少有为,学识丰富。

又正好赶上滕王阁翻修,太守宴请宾客的机会,才能作出一首水准高超的诗,流芳百世,也让太守转变观念。

神童虽然稀少,但是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肯定能让他成长更快。

从小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受益终生。

越早培养正确的习惯,越早享受到好习惯带来的收益。

4

“出名要趁早”

我认为是对的,年轻时就有很多知识、本领,自然是好的。

有些人出奇制胜,靠独特的相貌、行为等出名一时。即便之后热度衰退,也见证过巅峰的荣耀,不枉这段时光。

5

人物杰出,有影响力,会让地方也有名气。

类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大学有杰出校友,企业有代言明星,地方有历史名人。

感谢你读完,如果喜欢,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想法。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END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解读典故:人杰地灵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