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人与人之间为何总是那样疏离呢(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疏远)

人与人之间为何总是那样疏离?

人与人之间为何总是那样疏离呢(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疏远)人与人之间为何总是那样疏离呢(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疏远)

“疏离”可以说是一种“疏离感”。“疏”是疏远,“离”是分离,“感”就是一种感觉、感知。比如说两个苹果,或一张桌子、一个板凳,你是你,我是我,不也是很疏离的吗?但是物没有这样的感知,而人就不同。

“疏离”是相对“合一”来说的。人在潜意识当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和宇宙一切万物合为一体。

但是现实当中,我们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烦恼、执著的小我的存在,这种我执,让我们和整个宇宙形成强烈的分离。当遇到另外一个和我们一样我执的人,我们会感到彼此之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距离感,也就是刚才说的疏离感。

动物或许也有比较微弱的疏离感,因为动物也是有情的;因为人是高级智慧动物,所以这种疏离感特别强。

从本质上说,我们这种疏离不是跟外人疏离,不是跟世界疏离,主要是跟我们的本我、真我,也就是跟我们的真如佛性远离了。

我们在灵性上、佛性上犹如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你想,这个孤儿在外面飘,他能跟周围的世界建立亲密的关系吗?他总是惶惶无家的感觉,他也知道他是有父母的,他是有家的,但是不知道他的父母在哪里,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一旦他有一天回到父母身边,那么这种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就有根了,落地生根。

我们众生在娑婆世界流浪,打滚,那就像孤苦伶仃、在大街上流浪的孤儿,所以疏离感是必然的,这是任何人都没法解决的。但人们都在努力逃避,也想解决这个疏离感。

也可以讲,人的一辈子,所有一切作为都是想跟宇宙合一,跟万物合一,这是每个人佛性里本有的功能。但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就刚才讲的孤儿,他知道自己是孤儿,可是不知道家在哪里。

一个人迷路了,也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是正确的路不清楚;知道自己疏离,想要达到合一,但是如何达到合一不了解,所以他就乱撞。

比如说喜欢扎堆热闹,或者出去旅游,搞刺激,娱乐,放纵精神感官,也包括结婚生子,建立家庭,种种社交活动,这都是希望有一个团体归属感,也就是希望有一个合一的感觉,不要孤独流浪,不要再疏离了。

但是这些管用吗?从根本来讲,都是不管用的,暂时可以延缓、麻醉一些。

有的人就沉迷于事业、创造,或者搞研究、艺术,世间最高的就是信神,在种种宗教当中找到这种合一感。

这一切的努力,对人类来说都有它的价值,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都不究竟,究竟而言,必须回归到我们的佛性之都。

以佛法圣道门来说,必须大彻大悟,从自己的佛性开始,才知道自己不孤单,所以古德说“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这是非常难的。

净土宗就是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谓“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极乐净土是我们的故乡,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慈父,念佛回归我们的佛性之都。

所以,念佛之人彼此见面非常亲,跟阿弥陀佛更有亲缘、近缘、增上缘,否则即使夫妻也难免同床异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人与人之间为何总是那样疏离?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