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八王之乱后,中原动荡不安,河西、辽东两地为何幸免于难?

“八王之乱”使得整个西晋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八王之乱”最终导致司马氏族的天下分崩离析,从公元301年开始到北魏统一为止,这140多年里几乎没有一个大稳定的时期出现,整个中原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在这个时局动荡的时期,又有着怎样的奇迹发生呢?

动荡不安的天下,最大的奇迹就是能有一片不被战火渲染的净土,而这片净土又是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呢?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一、西部的净土——河西

“八王之乱”后的一百多年里,几乎整个中原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各个政权的混乱,导致中原的发达地区几乎都变得破败不堪,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却还有两块“净土”那就是河西、辽东两个区域。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这里提到的“河西”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河西走廊”中的河西。或许不能这么说,应该说是现有“河西”这个名词,再有“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地处黄河上游的西部,从陕、甘进入新疆,最终抵达中亚,武威、酒泉、张掖、敦煌这四郡组成了一种狭长的地形,所以才有了“河西走廊”这个称呼。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河西地域受祁连山的雪融水恩泽,所以农业也算发达,晋朝初年凉州下辖八郡(除了前面提到的四郡之外还有金城郡、西平郡、西郡、西海郡)这凉州的河西能成为“净土”自然不能光靠地理位置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才能的人才能保一方安稳。

晋朝初年,河西地区是十分混乱的,经济萧条,交易不用钱,而是用帛代替,将帛撕成条用做交易,试问这种经济条件下河西的社会如何能安稳?

晋惠帝永康年间,张轨担任凉州刺史一职,而晋惠帝时期已经有了大乱的趋势了,张轨本可以留在都城为官,却提前要求将自己调任凉州,而刚刚调任凉州后中原就开始越发的混乱了。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为了解决河西地区的混乱,张轨到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河西地区恢复平静,那么搜史君接下来先带大家看一看张轨到任后都实行了哪些举措:

(1)平定盗匪,镇压叛乱

(2)恢复经济,重铸五铢

(2)设立学校,大兴文教

(3)招募幕僚,培养人才

我们看到张轨的这些举措之后或许觉得非常普通,是古代很多人都会做的,可是你没有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河西地区的特殊情况,以河西当时“以帛作钱”的环境下,根本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样的话河西地区是不可能稳定的,这种经济环境直接导致了盗匪猖獗,各地叛乱四起,张轨到任后先“治标”将社会表面的不稳定因素(盗匪、叛乱)先给清除了,再“治本”改善当地的经济环境,重铸五铢钱,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后在改善河西社会的大环境“大兴文教”,这就可以让河西地区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你可别以为看河西地区的稳定是一件小事,河西的稳定对当时的社会是有很大影响的。

中原社会并不安定,相比之下河西的安定是来之不易的,西晋丧乱时,张轨曾经派北宫纯等人领兵驰援洛阳,王弥进攻洛阳之所以被击败,北宫纯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就连当时的洛阳城百姓都编出歌谣赞颂“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但是总的来说河西地区并不能影响整个中原的局势,张轨的凉州兵力有限,而且不能大举进入中原,河西地区和中原地区又相隔甚远,很多现实性的困难都是大举驰援中原的阻力。

二、凉州张氏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凉州自张轨到任以来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可以让一个地区长期稳定下去,张轨自到任后担任过凉州牧、西平郡公,按照惯例州郡的官职是不允许世袭的,“世袭”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世袭子弟的人品直接决定了他管辖地区的政策,但是“官职”不允许世袭,“爵位”却是可以世袭的,张轨去世后当地望族推荐张轨之子张寔接替张轨的职位,晋愍帝也就任命张寔为凉州刺史、西平公。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张氏一族世袭凉州的局面就此定了下来。

世袭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纠结着很多统治者的心,世袭家族若忠义,则不必担心;可是世袭家族若是有私心这不仅对统治者政权的稳定有影响,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河西地区在张氏一族中世袭对于河西地区的稳定又有什么影响呢?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张寔治理凉州的时间还不如张轨的时间长,张寔在晋元帝太兴三年时被部下刺杀,而此时张寔之子张骏年幼,只得由兄弟张茂代替。兄终弟及的例子并不是没有,但是历史上很多“兄终弟及”最后权利就落在了“弟”的一支上,这就为后期埋下了很大的问题,譬如宋朝的赵光义,要说河西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是极不稳定的稍有不慎就连河西这片净土也要陷入战乱之中,但是张茂却在去世后将凉州的权利转给了张骏,这也就说明“张氏家风”正,对于河西地区的稳定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张骏嗣位时只有十八岁,而这一时期正是前凉发展的兴旺时期,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张氏依旧坚守着,从张轨到张史、张骏、张重华这几个时段,河西地区一直处于一个稳定时期,而到张重华之子张曜灵时期,就出现了夺权事件,张重华的庶兄张祚夺权废张曜灵自立,值得一提的就是张曜灵这一时期之所以会发生混乱也是因为张曜灵年龄过小,只有十岁,自此凉州最大的家族张氏就陷入了混乱之中,但这一时期的混乱都是张氏内部的政变,对于河西地区的稳定影响并不大。

从张轨到任凉州,张氏九世掌权凉州,共七十六年,使得河西地区没有受到战火的侵扰,在整个中原动乱的大环境能保持稳定不仅仅因为河西地区地形的特殊有关和张氏一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辽东净土

开篇曾说过晋乱时期有两个相对稳定的地区,一个是上文说到的河西,另一个就是现在要说的辽东地区,辽东地区和河西地区一样之所以能稳定和它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晋时辽东地区辖境相当今天辽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魏时辽东属于昌黎郡。但是地理位置决定不了一切,辽东地区和河西一样有着类似于张氏一样的家族——慕容氏。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在历史纪年表中,前燕的始年在晋咸康三年,慕容皝也是在这一年称“燕王”,但是辽东地区是如何稳定的,却不能从慕容皝称帝开始,如果要追根溯源就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慕容氏。

慕容氏的起源根据史书中的资料显示应该是魏时司马懿攻打辽东公孙渊时有一名莫护跋的鲜卑族人立了大功,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慕容氏的祖先。

慕容氏本是鲜卑族的一个小的部落,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晋朝一般是派一校尉管辖各族事务,但这些部落内部都是由各个部落首领管理的,说到辽东地区本是鲜卑各部的居住地,之所以说辽东地区最后归于慕容氏是因为慕容氏吞并了其他鲜卑部落,最后一家独大。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接下来搜史君给大家总结一下慕容氏为何能在辽东地区崛起的原因:

(1)慕容氏汉化速度快,程度高。

(2)慕容氏没有盲目的依附晋朝。

(3)通过联姻的方式联系其他鲜卑部落。

(4)立郡安置流亡百姓,安稳民心。

在搜史君的眼里,慕容氏的首领要比其他鲜卑部落首领要有眼光的多,鲜卑族比之中原汉人数量上不占优势,与汉人接触是必须的所以汉化程度高只会对他们有利,而在归附晋的时候并没有盲目的依存,而是保持自己应有的地位、尊严这样使得慕容氏在晋朝面前有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在通过联姻等方式扩大族群增强实力,后在洛阳、长安两都城陷落之后,大批北方士族、百姓流亡到辽东,慕容氏为之立郡收留,一方面可以在这里面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收买人心,就是这样慕容氏在辽东越发的强盛。

八王之乱使得中原汉族南迁(八王之乱地区)

魏晋时期本就多动乱,整个中原几乎在这一个时段中就没有安稳过,晋朝虽说统一过,但“八王之乱”使得整个社会有濒临离析,后来的东晋又是偏安一隅,读史之人每每读到这一时段,多会掩卷叹息,更不用说当时生活的百姓了,而河西、辽东两地在那一时期可以算得上是两片难有的净土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晋书》、《三国志》、《魏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八王之乱后,中原动荡不安,河西、辽东两地为何幸免于难?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