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出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来历

春秋初期有两个小国,郑国和息国。郑国处于中原(今河南中部),国力较强;息国地处大别山界,淮水之滨,古称淮夷。两国相邻,且与周天子同宗,皆姬姓。西元前712年,息侯与郑伯一言不合便率兵讨伐郑国,结果在郑国边境被击败。天下因此嘲笑息侯,说其必为亡国之君。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典故(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记:“郑、息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也也,不亦宜乎!”

后世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从“息侯伐郑”这一历史典故中演变而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来历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