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职业就业创业(产业职业就业创业的结构)
产业.职业.就业
每个人的就业状况决定了其生存状况、生活质量。有确定的职业是每个人的理想与愿望。但就业与职业是以产业为依托和基础的。因此,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扶植培育产业。
新中国建立至八十年代初,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农村是养人的主要地方,大多数农民以种养殖为业,农业吸纳了农民的大多数,农村基本解决全国人的吃饭居住问题,农民是一种身份,也是职业,种养殖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国家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那时候,产业较为单一,职业类型也很单调,就业不是当公职人员、工人、参军等工作,就是当农民。城市的规模也不大,吸纳的人口也极为有限 ,城乡生活差距不大,贫富差距、就业失业的差距很小,人们的心理也平衡稳定。但经济发展缓慢,物质生产能力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差,农业文明的光环越来越显得黯淡无光。
八十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在继续支持发展农业农村的同时,加速工业商贸发展和城市建设,开发大量就业岗位,吸纳许多农民工参与城市发展建设,种地养殖的农民在对比收入的差距后,放弃农业产业,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商贸建设中挥洒汗水,以廉价的劳动力铸造了一座座城市的辉煌。但城乡二元结构的剪刀差,铸就了这一代农民的悲苦命运,大半辈子在城市建设的打工族,很少有人能在城市拥有产业,购置房产,特别是他们的孩子许多人大学毕业,考公考编无望,农村的产业也被废弃,国家又不能在城市开发出足够的工作岗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产(主要是没有父辈的产业继承)者——无产业可继 ,无职业可从,无对象可接,无家庭可建,真是尴尬无奈!
时代的巨轮已驶向2023年,大规模的就业大军面临求职困难,从上边的分析看出 ,求职就业一定要盯紧产业这个根本,这里我想说两点。
1.从国家层面上说,我们要借用制度的力量和行政的干预,对青年大学生就业方向提早引导,比如农村籍的孩子,采用定向订单培养模式,指引他们毕业后回农村。工矿企业、城市社区对文化要求不是很高,那就降低文凭门槛,缩短学制,别雇个外卖还要高学历 。在我看来,办学招生与就业安置还是多一点计划经济时的模式,一刀切的所谓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变成无序选择,那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
2.从个人层面讲,中学毕业后进行职业规划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业实力,特别是家庭状况如经济实力、产业状况去规划,也就是你中专或大学毕业后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在那里安家生活,千万不敢“裸职”(即只求工作,不想成家)。比如,你是农村孩子,父母常年经营养殖业,产业基础很好,那你上学多学学涉农专业,用现代科技装备传统养殖业,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国家应该扶持培育产业,为劳动者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并进行科学研判,有计划订单培养,一刀切的学历培养不能淹没职业技能培养。作为求职者,一定要研判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家庭的产业状况。因为产业是职业的根本,产业是就业的保障。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产业.职业.就业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