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 白居易(白居易放言诗其一)
唐诗一首,白居易《放言》,感叹人之真伪难辨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放言》,原是一组诗,共五首,本文所论只取其第三首。其诗如下: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原诗本有序言,道是自己因爱元稹所作的《放言五首》,常常朗诵,有意续写,故在去往浔阳途中因有空暇而作。
因为诗是有意而写,故最是费工夫。因为寻常抒发感情的诗,可以随意而写,毫无拘泥,不似与文可画竹,须先有成竹在胸。写诗并没有定数,这一刻写,与下一刻写,写成的诗,表达感情相似,但所用字可以完全不同。正如苏轼所言:“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即景写情之诗,不须费力,也不用先构思,只须道出眼前景,便自然寓情于其中矣,自己亦似不知所以,若有神助,便往往能成佳作。正如陆游所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白居易这首诗,则需要先有构思,要事先拟好要表达的思想,然后搜寻典故,斟酌损益,缀之工整,此最费才思,而往往又极难成佳作。白居易这首诗也有失“诗言志”之意旨,虽然工整,于诗而言,也不足称道,称之为文则更妥当。
其不论其为诗如何,而其中之意颇有可取者。诗名《放言》,任放之言,放诞之言,狂放之言,表达感世、刺世之意。
这首诗则表达一个人一生的真伪非常难辨。诗中分别举鉴别玉与人才的真伪为例,以极言人的真伪难辨。辨别玉的真伪,则只要在火上烧三年就能分辨出来;辨别一个人是否真的有才能,能否堪大任,能否成大功,只要观察他七年就可以了。但是辨别一个人一生的真伪,除非他本人不再掩饰之后,才能为世人知晓。
众所周知,假花比真花更长久。假花并不是花,而是用其他可以保持持久的材料,仿做成花的样子,任凭风吹日晒也不会褪色、朽败,以其事先便为之做了防备。真的花开不久变衰败,遇风雨则易落,不能有百日好。人也是一样,一个虚伪的人,事先便做好了各种伪装,又做好了各种可能被戳穿的防备,纵使与他日日相处的人也看不出来。而一个真实的人,存粹的真实,坦荡荡毫无防备,往往容易被人构陷,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鄙谚云:“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三人疑之,慈母不能信其爱子,何况其他人呢?又有语云:“假作真时真亦假”,诚如此。
这首诗的重点则是最后两联,用了周公和王莽的典故。周公辅助成王,一片赤诚,因受到他人谗言,周公恐惧,急切难以辨明,于是选择出奔。如果当时周公受到谮言,恐惧未及出走便身死,当时难以辨清,肯定会被扣上污名,不能有后来的澄清。
王莽则一直为自己打造一个忠臣孝子的人设。为人既有才能,又廉洁奉公,对长辈纯孝,对子女严格。对上竭诚尽忠,又爱护下属和百姓,很受人爱戴。对自己和家人都非常苛刻,自己儿子犯罪,大义灭亲,亲手将其杀死,以至于断后,其伪装也如此,真的够狠而心忍。如果使王莽还没来得及篡夺汉家江山便身死了,则当时及后世都将奉之为尧舜一样的大圣人。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周公之圣且明,而不能自辩其诬,只能逃走避祸。王莽之虚伪,其藏之深,时人皆不能察觉,其家人亦被蒙在鼓里。人的真真假假真的很难分辨。白居易因对当时社会存在的虚伪难辨的现象深有感触,于是写下这样一首诗,其中有感叹,有无奈,也有讽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唐诗一首,白居易《放言》,感叹人之真伪难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