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如何理解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太阳蓄血证的病因病机)

太阳蓄血---病位分析

太阳蓄血部位当指小肠。首先,小肠为手太阳经所属之腑,小肠腑在太阳经之里。太阳经证不解,可随经传入小肠。小肠病属太阳病。小肠蓄血符合仲景“太阳随经,瘀热在里”的论述。其次,小肠位居下焦。内经指出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小肠膀胱上渗下受的关系密切。参看《诸病源候论·诸淋候》“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也”。可以证明《灵枢》下焦中注于膀胱而渗入者,《难经》下焦中当膀胱上口者,不可能是膀胱本身,也不可能是直通体外的大肠,更不可能是妇女独具的胞宫,只能是主分别清浊、渗注水液于膀胱的小肠。小肠蓄血也符合仲景热在下焦的论述。最后,如何理解原文“热结膀胱”呢?如果以小肠为本病病位,岂不与仲景“热结膀胱”相矛盾吗?其实不然。伤寒六经各分手足,实为十二经。从十二经循行规律来看,凡同名经脉,足经均较手经为长,所以“伤寒传变只言足经不言手经,但言足经而手经即在其中”。《伤寒论》中有以足赅手之例。如:阳明病包括胃和大肠两腑病变,原文就常以胃代表大肠,这是历来为各注家所公认的。正如王好古所云“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也,通言阳明也,言胃是连及大肠也。以其胃为足经,故从下而言之也,从下而言,是在大肠也”。既然“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实际在大肠可以被人们接受,同一著作中,“热结膀胱”实际在小肠又有什么不可理解呢?胃和大肠俱属阳明,膀胱小肠俱属太阳,同样是以足经之腑赅手经之腑,当可类推而无疑义。所以,“热结膀胱”实赅手经而言,与小肠蓄血毫无矛盾。可见,小肠蓄血的观点,完全符合《伤寒论》“太阳随经,瘀热在里”“热在下焦”“熟结膀胱”3项关于病位的论述。

既然病位在小肠,那它的发病机理又是什么呢?

如何理解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太阳蓄血证的病因病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太阳蓄血---病位分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