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兮惚兮,大道其中也的解释(恍惚大悟的意思是什么)
恍惚:大道的无穷魅力
《老子•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用眼看却看不见它,称为夷;用耳听却听不见它,称为希;用手去摸却又摸不到它,称为微。夷、希、微,这三个方面,不足以形容它究竟是什么,因此,可以说它是浑然一体的。它的上面不明亮,下面也不晦暗,绵绵不绝的样子,实在是不可名状,(努力到最后),终归又回到浑然无物的状态。这可称为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暂且称它为恍惚吧。(如果你)迎向它,却看不到它的头在哪;追随它,又看不到它的背在哪。如果人们把握了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那么就可驾驭当下的万事万物;能够了解到天地万物的本始,(万物唯道是从,始终如一),这可谓认识了“道”的规律。
道之惚恍,玄之又玄,是谓道性。“大道”之体,混沌不分,无形无象,无前无后,超越经验与思维,不可追究,不可思议,幽深玄远。
视、听、搏等都是人的感官功能,有声有色,有形有象,可感可知,超出功能范围,则无法感知。人的感知是局限的,即使借助外在手段可以得到延伸,但也终究有限。
形而上者谓之道,超越时空,超越常识,超越理性。道之“惚恍”,曰夷、希、微,无状无物,无形无象,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因无而有,因虚而实。
道之“虚无”,创生万物,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谓之有;道之“实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混而为一,谓之无。
万物静观皆自得,“道”可悟可得,亦可循可行。“道”虽无上下首尾,也无古今先后,但为“天下母”,“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故见微可知著,观物可悟道,执古可御今,是谓正道。
“常无,欲以观其妙”,道之奥妙在于其体虚无,但其用无穷。
一是“知古始”,则知当下。知道宇宙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在此背景下,生命方有意义可谈,否则,一切归于虚无。
二是御今有。道纪即自然规律,认识把握规律方能超越现实困境,顺道而行,即顺从自然大势,逆流而行,妄作则凶。
老子21章,继言道之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章重在强调道之有物,似言之凿凿,因道之有象,有“道”可从,是言道之内存,道寓物中。
一无一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也。此章重点确立道之“有”,有物有象,有精有信,其旨在示人,有“道”可循也,并非“道”虚无缥缈,玄之又玄,不可捉摸,而是有迹可循。亦即“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物有形有状,可感可知,道之为物,无形无状,但又实有非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惟“恍惚”二字以解其妙。
花非花,雾非雾。道非道,非常言之道,可言之道绝非“常道”。言有非有,言无非无,有无一体,不执一端。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此物非物,犹如混沌,若明若暗,若有若无,不可界定,是谓恍惚。
恍惚之中,似有迹象可循,似有实物可感,故道之有象有物。
此象此物,但又非可视可闻可触,是谓窈冥,深远暗昧,但又是有真精存在,实信无疑。
道是混,是一,是超越经验认知的,是跨越古今的,是恒久不变的。
体道证道,或许也要进入这种混沌恍惚的精神状态,不分彼此,万物为一,了无差别,也许只有进入了这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精神境地,我们才能从万物与世俗之中解脱出来。
本来无一物,这种“无物”的状态,也许更接近世界的真实与本真。
道是超越万物的。物是现象,是表象,是变化的,是相对的。而“道”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内涵,是不变的,是绝对的。
具体的物都来源于无形的道,物的存在变化都离不开“道”的规范,亦可谓“德”的规范。物不同,但德同;万物德不同,但道同。
我们理解“道”的路径,就是由物到德,由德到道,从异到同,从众到一。
人之所以能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在于“物”总是千变万化,但万物的“德”不会变,万物之“德”的根据——“道”也不会变,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所以说,我们认识并把握了“道”,就可以认识并运用万物,这就是庄子讲的“通于一而万事毕”。
道是超越人的认知的。人的感官认知总是有限的,认知能力与范围也是有限的,限于具体之物,限于相对真理。
而“道”,是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触,但确确实实存在,老子21章就着重阐明了这一点。
道,虽然超越了人的认知,但也是 “可传”、“可受”的,人本身就在“道”中,道是可悟的,是可证的,也是可行的。
道,虽然“无物”可寻,但还是有“状”、有“象”的,只不过超越了人的认知范围而已。
“恍惚”,若存若亡,若明若昧,说不清,道不明。这或许正是大道的独特魅力。
这与现代科学讲的“暗物质、暗能量”非常相似,它确实存在,只不过我们无法“发现”而已。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恍惚:大道的无穷魅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