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杜甫 原文(《月夜》杜甫翻译)
《月夜》杜甫 文/匡燮
这是轮鄜州的月。
可是,杜甫却是在长安看到这轮月的,鄜州的那一轮只挂在他的心上。看他一身清冷的月辉,像是件寒夜里的单衫似的,瘦肩弱骨的一个人孤独地坐着,坐在他这首千古名篇的《月夜》里,只把一种忧伤的牵挂和一种执着的期盼坐成永恒。他是被叛军才刚刚拘禁在这里的,门外有把守走动,院内有荒草凄离,什么地方呢?肯定不是客栈,也不是宅第,或许是荒芜了的寺庙吧。王维不就是被拘禁在菩提寺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但这班梨园弟子们见景伤怀,唏嘘泣下,那乐工雷海清掷器于地,便向着唐玄宗西逃的方向大哭起来,安禄山见了,勃然大怒,即刻就把雷海清肢解于试马殿下……
凝碧池头的管弦,嘶哑着响起来了。
杜甫不动,依然坐在他的月夜里,更显得瘦骨棱峥起来。眼下这时局,他早是有预感的。但让他无比痛心的还是这朝廷上依旧地寻欢作乐,王公权贵们依旧地骄淫奢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乎就在他发出这惊天呼喊的同时,安史之乱果真爆发,那时局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两京陷落,玄宗逃蜀,生灵涂炭,满目疮痍。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他伤感极了。
是的,就自身而言,他承认与李白相比,是缺少了那种“且放白鹿青岩间”的洒脱和飘逸,但是他也有过裘马轻狂,快意山川的漫游岁月,且他本就旷达不羁,适性任情。然而,他之所以如此,实在是他以为“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他就是忘不了朝廷,忘不了时世,忘不了民生。这一切,尽管让他悲苦,让他潦倒,但他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能在长安困守十年,所为何来?不就是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么?所不幸者,天颜难见,壮志难酬,十年下来,只谋得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低下职位。而且,即使这样一个小官,还需要趋炎附势也才能当得。这使他十分气恼。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不久,杜甫真就辞官而去了。这可是他苦等十年才等来的一份差事,说辞就辞了。他从衙门里辞官一出来,便立即打点行装,连夜赶往奉先县去了,在那里寄食着他的妻儿家小。他知道最跟他受苦的就是他的妻子和儿女了。长安失意,穷愁潦倒,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一家人聚少离多,饥寒交迫,始终都没过上一天的安稳日子。才说把家小接进长安一家团聚了,却遇上长安秋雨,米价飞涨,又只得送他们到渭北的奉先县去就食。这地方也是苦焦,依旧温饱难继,待他赶过去探看时,一进门,先听到的竟然是妻子失去小儿的哭声。他当时真是顿足无言,万感交集,“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仰天长叹,痛哉何如。而安史之乱又接踵而至,战火浪逐,仓皇就道。自长安开始,投奉先,走白水,奔鄜州,年余之间,凡迁者四。好不容易在鄜州把妻儿安顿了下来,那肃宗就已在朔北的灵武即位,他便又随即别家上路,急匆匆只身投灵武而去。也是命运不济,那叛军怎么就一下认出来他是唐臣,认出来他就是杜甫呢?难道是长安的这轮冷月在等着他吗?
他似乎苦笑了一下。
然而,被叛军自途中解回长安拘禁在这里,他原本是忘了这轮月的,无意间看见了这满把清辉,才猛地记起来这是个十五之夜,而且,已是中秋了。他是六七月间才把妻儿在鄜州的羌村安顿下来的。那是个寒索的山村,山峁起伏,沟壑纵横,却也气清天爽,星朗月明,倒是个赏月的好地方。一家人虽是清苦,那轮月却照着他和她,儿女们也自在膝旁。这时候,他们会想起长安的月来,想起在长安度过的那些短暂却是一家人难得团圆的日子。清贫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那该是多么美好呀!可是今晚,今晚又如何呢?
他便有泪落下来了。
今晚鄜州的那轮月啊。
月光下,看她默默形单影只的样子,是又在回忆长安了吗?那天,他要去投奔灵武,她是看着他出门的。她总是为着他一路的安危提心吊胆,可她怎么知道他会落到现在的这步田地呢?也许只有他那几个幼儿小女依然在月地里玩吧,他们还不懂母亲的忧虑,不懂回忆的无奈,不懂战乱的惊恐,他们还不到懂得这些的年龄呀。如今只剩她一个人孤独在临窗的月光里,夜深了,雾也起了,夜凉寒臂,雾重湿发,也还是一直在月光里等,等他。于是那泪眼和月光也便越发的模糊一片了。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清冷的月辉里,他苦着,她也苦着。
但是,我却在一旁看着这位苦难的诗人,如何从苦难开始,直向着中国文学史上“诗圣”的峰顶一步一步艰难地攀登。便笑想,苦难不也是一种拯救吗?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月夜》杜甫 文/匡燮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