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黄釉莲花瓣盏托

盏托就是放置茶盏的托盘,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盏托的质地多种多样,有瓷的、陶的、紫砂的、竹制的、木制的,更有贵金属如金、银、铜、锡的。在民国晚期,马克杯、玻璃杯引入我国,人们普遍觉得使用方便,没有用盏托喝茶那样麻烦,盏托就被逐渐淡忘和废弃。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以下为笔者收藏的宋代官窑黄釉莲花瓣盏托,其造型精巧、别致,做工精细。敛口、弧腹,底部与托盘相连接,托盘呈莲花瓣形、圈足外撇。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高约7.5厘米,莲花瓣最大直径约12.5厘米,盏托口部呈圆形,直径约7.7厘米,底部直径约6.5厘米;盏托底部约1厘米以下处的内、外均被刮釉露胎,露胎处结实地粘着一些泥沙土,隐约可见曾施有酱色护胎釉,余部施满黄釉;盏托的口沿和各莲花瓣交接突出部位呈紫色,这是施釉和烧制过程中自然流釉露胎色所形成,且过渡自然,紫口处有铁质金属的光泽,这就是所谓的紫口;这与一些新仿的官窑直接用酱紫色等颜料在口沿处涂抹所形成的紫 口有很大的区别。

釉面大部附粘有一些泥土,与釉面附粘十分牢固,用水冲洗、用毛刷子刷洗也不能轻易清除,从无附沾泥土的釉面可见釉面清亮、滋润、光滑,施透明黄釉;满釉开片,开片颜色为黑色,有少量冰裂纹斜开片。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用200倍显微镜观察釉下,可见釉下有大量的大小不一、有层次的气泡和微小颗粒;在众多气泡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黑色、紫红色,黑与紫红色等交杂的死亡气泡;死亡气泡有的在开片处,有的在开片之外,有的死亡气泡明显有孔洞,有的死亡气泡在放大200倍的情况,也未见有孔洞;有的整个死亡气泡沁满色,有的只有半个沁色,有的只有一小部分沁色,以上这些死亡气泡的特征是不可仿的。

用肉眼观察,开片颜色是黑色的,但在显微镜下看,并非完全是黑色的。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宋官窑 瓷片(南宋官窑莲瓣碗)

欢迎评论,感谢大家的关注、点赞、转发、收藏。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宋官窑黄釉莲花瓣盏托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