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全家被杀(司马家被杀光)
司马家的子孙有多不争气?擅杀名臣张华,局势彻底失控
我不止一次地说过:“西晋帝国的天下只属于司马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司马炎设计了精妙的布局,使得帝国的一切权力都是以司马衷为中心进行分配的。
但在贾氏被灭族之后,西晋帝国的权力已经不再以司马衷为中心进行分配了。
司马衷的母族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早在八九年前就被连根拔掉了。
司马衷的皇后曾权倾朝野,但这一系已经被灭族了。
司马衷的独子司马遹,最终在司马伦和贾后的压制和打击下彻底消失了。
晋武帝一系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司马衷身上,随着司马衷一系的力量衰弱,司马皇族的几个强势枝系就有了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底气。
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一系在帝国初建之时,其实力完全可以和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西晋帝国初建之初,司马懿一系封王的有九人,而司马孚一系却有十个人封王。司马孚一系势力虽然强大,但因为帝位在司马懿一系手中,所以司马孚这一系逐渐衰弱,无法再与司马懿一系相提并论了。
随着以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孚一系又抓住机会重新崛起了。这一系以河间王司马颙为代表,坐拥西北重镇长安城,有机会就敲打一下中央政府,没机会就退守西北。
司马昭的几个弟弟(赵王司马伦和梁王司马肜),与司马衷的亲缘关系比较疏远,能力和声望也很低,无法与以司马衷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相提并论。但贾后为了压制司马衷的弟弟和儿子,重新启用了这些皇族元老。在这种背景下,赵王和梁王的势力在贾后执政期间越来越强大。
随着以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司马昭的几个弟弟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所谓“好机会”。在诛杀贾后之后,迅速地控制了中央政府。
齐王司马冏是司马炎的弟弟,被过继给了自己的伯父,曾经与皇位擦肩而过。司马昭就曾一再说过:天下是景王(司马师)的天下,所以我只是暂时替桃符(齐王的父亲司马攸)坐在这个位置上,终有一天会把这个位置还给桃符的,但司马昭最终食言了。齐王一系在司马炎一系的压制下,早已远离了皇位。
随着以司马衷为代表的帝系力量内哄不断,齐王一系的力量也逐渐增强,并在诛杀贾后的行动中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贾后该死,不止是她杀了司马遹,更是因为她的死导致中央政府力量衰弱,使得西晋帝国直接进入了诸王争霸的格局之中。
贾氏被灭族之后,最大的赢家是赵王司马伦,他在贾后的背后指指点点,最终除掉了太子司马遹。太子的几个叔叔都是地方上的诸侯王,河间王与齐王虽然实力大增,但也没有把影响力深入至中央。所以,司马伦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任帝国执政官。
但司马伦这个帝国执政官的地位并不稳固。
从实力上看,司马衷一系虽然衰弱,但依然在中央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司马衷是皇帝,几个弟弟(淮南王司马允、成都王司马颖和常山王司马乂)都拥有巨大的政治和军事资源。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问题:司马伦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尊崇司马衷。这样虽然会让司马衷一系继续分润司马伦的权力,但也为他争取了强力的盟友。比如说:如果让张华继续负责帝国日常工作,司马伦的部分压力就会转移到张华身上。
但司马伦并没有这样做。这种做法虽然风险小,但随之而来的收益也小。
这是因为司马伦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威望不自信。如果不能大权独揽,他担心自己随时会被其他实权派赶出中央,甚至死于非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司马伦是杀害太子司马遹的幕后凶手,这一点并不是什么秘密。司马伦想要与司马衷合作,难度不小。
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伦在目睹贾后杀太子的时候,就注定了他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
在皇族与外戚相争之时,士族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一直在旁边默默注视着。虽然士族一直充当配角,但绝没有任何人敢于轻视他们的存在。
司马衷的外公杨骏成为帝国执政官之后,就对士族极尽笼络之能。
左军将军傅祗群臣皆增位一等,预丧事者增二等。二千石已上皆封关中侯,复租调一年。——《资治通鉴》·晋纪四
汝南王司马亮成为帝国执政官之后,对待士族也是极尽笼络之能。
今封赏熏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未之有也。——《资治通鉴》·晋纪四
贾后成为帝国执政官之后,同样对士族极尽笼络之能。只是贾南风没有用官职和金钱收买士族,而是给了士族最大的独立自由。贾南风虽然是帝国的执政官,但真正处理帝国日常工作的人是张华。
张华做为士族的代表人物,一直是皇族和外戚集团之外的第三股力量。张华既不支持外戚力量无限膨胀,也不支持皇族力量无限膨胀,他只是尽量维持帝国的既有秩序。
在贾后与太子司马遹相争之际,张华表示中立。张华受到贾后重用,但在贾后废太子之际,他却带头反对。
在皇族与贾后相争之际,张华同样表示中立。但在贾后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张华拒绝了赵王的邀请,没有参与诛杀贾后的行动。
面对已进入白热化的权力斗争。张华的儿子和朋友都劝他激流勇退,不要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工作。
但张华并没有听从这些劝告,因为张华并不是很担心自己的安危。张华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从博弈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位执政官都不太敢杀张华。如果杀了张华,整个士族有可能会失控。
这才是张华敢于屡次表态坚守中立的底气所在,而张华的中立举动又能很好地安抚执政官,表明士族不愿争锋相对的态度。
可司马伦的目光一直对准那些地方上的强势诸侯王,所以急于收回中央政府的权力,于是他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就把张华杀了。
杀掉张华的后遗症很严重,因为整个士族都面临着失控的危险。而司马伦在杀死张华之后,又极力拉拢士族。他到处封官许愿,几乎花掉了国库的所有财物。由于官员封得太滥,以至官员帽子上的貂尾不够用,只能用狗尾代替,这也是成语“狗尾续貂”的由来。
但司马伦的做法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他用莫须有的罪名杀死张华,整个士族都感受到了威胁。
在我看来,张华的设想是正确的。如果司马伦有一点理性,他就会跟张华合作,双方共同掌权,共同应对地方上的强势诸侯王。
可司马伦既没有信心能够在中央站稳脚跟,又没有信心能够压制士族,所以只能手举屠刀杀死张华。
看到太子司马遹的死和张华的死,都能感受到赵王司马伦的色厉内荏和莽撞无脑。死在这样的家伙手中,司马遹和张华真是命运不济。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司马家的子孙有多不争气?擅杀名臣张华,局势彻底失控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