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明朝的隆庆和议是怎么回事

隆庆和议(俺答封贡)

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史称为隆庆和议。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隆庆四年(1570),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愤而投奔明朝,俺答举全鞑靼之兵到明朝边界要人,时任宣府大同总督王崇古坚守不出,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随后在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的策划与安排下,明朝派出使者与俺答谈判,并最终用把汉那吉交换了背叛明朝投奔鞑靼十余年的汉奸赵全,事件和平解决。 俺答亦藉此机会再次提出封贡互市。在高拱和张居正的斡旋下,明朝与鞑靼达成和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同时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互市贸易。隆庆五年(1571),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陆续赶到这里,开展贸易活动。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明朝又凭借在铲除赵全等汉奸之下,削弱了鞑靼内部的组织力,从此到明朝灭亡为止,明朝与蒙古之间绝少爆发大规模战争。隆庆和议于隆庆四年(1570年)开始成事,基本上以和平手段达成,以双方各取所需告终。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资源。而对中国的好处是明朝北边上百年不用兵革,消除了双方百姓的战争之苦,赢得相对平静的生活。

明代的隆庆和议(明朝隆庆是哪一年)

“隆庆和议”是明朝以和制叛、以和取胜的先例,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长达200余年的战争局面,后明清朝沿用这一思想,北疆稳定,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加强民族团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政治、经济上的意义可与汉唐时的“和亲”相比。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明朝的隆庆和议是怎么回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