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不会变成动力(压力从来不能转化为动力,真正的动力来源于快乐的灵魂)
心理学家:压力永远不会产生动力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最近分享的男女关系话题引起了热议,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压力。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这样一句话“压力会产生动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会在很多方面感到压力。
作为学生,考试将近、论文截止期限的临近,会感到很有压力。作为上班族,业绩考核、同事间的竞争让他们感到了压力。作为父母,会面临供养孩子、难以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的压力。
不仅如此,这些角色的切换之间,也会产生压力,让我们觉得自己应付不好这些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下时,往往会做出不明智的决策,也就是说,当你感到高度紧张的时候,会比平常表现的更加不好。
临床心理学研究发现,压力会使人患得患失,陷入一种焦虑、紧张情绪之中,无暇把精力放在处理事务上。并且,长期处于压力之中,会使我们的身体分泌大量压力激素,可能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肠道系统消化不良等问题。可见,学会如何正确的应对压力,十分重要。
首先,要想良好地应对压力,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压力。西蒙提出了关于压力的倒U型曲线,这条曲线以压力程度为横坐标,以效率为纵坐标,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变化趋势。
也就是说,最开始,随着压力的增加,我们的效率是在逐渐提高的。之后达到了某一临界点,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加,我们的效率就开始下降了。这个规律适用于学习、工作等方面。
因为适当的压力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专注、让自己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所要做的事情上去,而过度的压力,会让我们变得焦躁、不安,难以集中精力、感到焦头烂额。
所以说,压力有好坏之分,不能全盘否定。当我们感到焦躁时,只需要将压力感调整到一个适当的水平,不需要让压力全部消失。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我们不被负面情绪包围,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其次,压力不仅仅来自于事件本身,也来自于我们如何看待、解释某个事件。比如一个月后,单位上有一个晋升考核。A同事非常在乎这个考核,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导致竞争失败,觉得要是自己没有通过考核,这辈子就完了。
于是他变得过于谨慎,做决策时也不敢选择更有挑战性的方案。并且,天天担心考核的事情,晚上睡觉也难以入眠,反而影响了自己白天的工作效率。而B同事虽然也很在乎这个考核,但他把这次考核看作是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于是他的心态更加平和,能够保持原来的做事状态,劳逸结合,最终以很好的状态参加了考核。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A与B看待这件事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压力感也不同。因此,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时,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如何看待事情的,是不是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
心理学家指出,经常进行运动、冥想练习、社交活动都能有效的缓解压力。因此,即便是没有压力的时候,也应该养成多运动、多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这样,即使压力来了,也就能够很好的缓解,不会被压力所吞噬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人际关系与压力》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心理学家:压力永远不会产生动力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