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梅妻鹤子是谁的诗)
曹雪芹笔下的的梅妻鹤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第一节 薛宝琴与林黛玉算不算梅妻鹤子?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薛宝琴毫无预兆从天而降。
原文中说她是薛宝钗的堂妹,从小就跟着经商的父亲四方游历。还漂洋过海去过真真国。
这次进京是为婚姻大事而来,她的未婚夫就是梅翰林的儿子。
梅翰林与贾政私交不错,第七十五回里,贾宝玉就曾跟着贾政去梅府赏花。
也是同一回里,跟随贾母赏月听曲之后,感叹即将曲终人散、人走茶凉的林黛玉与史湘云心照不宣的对诗,其中就有一句“寒塘惊鹤影,冷月葬花魂。”
那么,薛宝琴若能够顺利嫁入梅府,无疑就会成为“梅妻”。而林黛玉就是曹雪芹笔下的“鹤子”。
前朝独树一帜堪称千古高风又被誉为“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就是林黛玉的本家。
咱们上篇文章里讲过“踏雪寻梅”的孟浩然,出世的林和靖、孟浩然、陶渊明、建安七子、唐寅与人在仕途的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王安石、郑板桥等名家无疑曹雪芹都是非常崇敬的。《红楼梦》里通过“草蛇灰线、遁地千里”,多次提及这些人物。
咱们前边文章里也讲过,深谙《易经》的曹雪芹,不走极端,更不是个悲观主义者,他对入仕与出世都看的相对比较平淡。能打动他的向来只有一种人,无非就是“胸中有丘壑,俯拾起风云”的名士。
平庸的人,曹公是无暇顾及的。
从“无林不开榜”到“林下风”、林和靖,曹雪芹对《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与林黛玉,显然倾注的情感还是比较多的。
大家会问,既然曹雪芹如此喜爱林如海,为什么却在第十几回贾元春还没封妃,却让他写没了?
那么我们还要再说到林和靖、孟浩然、、陶渊明以及王安石与苏轼等。这些人物个个都有为官做宰的能力。还不是隐的隐、贬的贬,当时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无力改变。
然而曹雪芹又不是那么激进与消极的人,他很会自洽,懂得如何平衡。
也一直在倾听,各阶层的声音,乃至于来自底层的刘姥姥以及更为底层的、奴隶的呐喊。
也由此感受到了滔天民意,因此,一生都在致力于为各阶层寻求一条通往自由平等的民主大道。
第二节 曹雪芹用薛宝琴与林黛玉嘲讽了谁?《红楼梦》里林如海早早退场,就是曹公对所处的那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大环境表达不满。更为令人不解的是,林如海那么清廉的人,却推荐了贾雨村。
贾雨村居然还是林黛玉的老师,由此可见,当时真的已经很难分辨什么绝对的黑白忠奸。大家都滚在一个大染缸里。
不由得让人又想起了《易经》里分两仪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是根深蒂固的“易文化”。也是《红楼梦》里的官场潜规则,大家都搅和在一起,早都成了一锅胡辣汤,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因此,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成为人人争相效仿的“国粹”。
当立志胜天半子的王安石与苏轼们都一个个黯然离场低头求饶时,忧国忧民的曹雪芹不得不在思考那个人治时期的各种千疮百孔的弊病、应该从哪里改进?
《红楼梦》里代表“梅妻”的薛宝琴与“鹤子”的林黛玉,细细读来曹公也不乏讥讽的意味。
出身皇商世家的薛宝琴,很难说不是满身铜臭。封建社会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入流的。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为何不入流的薛家,却能与贾府、史府、王府这些权倾天下的高官们捆绑在一起,形成一幅官商结盟的市侩图?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集团。
一个带着这样出身标签的薛宝琴,却成为了“梅妻”。贾雨村的爱徒林黛玉竟然成了“鹤子”。
贾雨村是个什么人物?一个不择手段、忘恩负义的负面形象代表。
想想都令人啼笑皆非。
这与第28回里写贾宝玉往水仙庵里烧香,尼姑叫个老道出来牵马的手法如出一辙。
如果说水仙庵尼姑与老道一折戏,是曹雪芹借此辱骂“又当又立”的“程朱道学”婊子不如。那么薛宝琴与林黛玉代表的“梅妻鹤子”,无非就是在抨击,那些一边干着攀龙附凤的勾当,却一边还在自诩如何清高的人们。
既然“男女授受不亲”,尼姑庵里还能叫出来个老道?曹公这骂人的手段也是前无古人了。
曹雪芹并不是有意“毁僧谤道”,不过就是在抨击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歪理邪说。
《红楼梦》里还有一组人物,就是远离锦绣膏梁,隐居稻香村的李纨与贾兰。这组人物才是腐朽的贾府里一股真正的清流,才不愧为出尘脱俗的“梅妻鹤子”。
“寒门产公卿,白屋出宰相。”贾府众人都在醉生梦死时,李纨冷眼看着这一切,带着儿子住进了稻香村,布衣茅舍、粗茶淡饭,对贾兰进行精心栽培。
什么叫梅鹤高风?想起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想起鲁迅先生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共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曹雪芹笔下的的梅妻鹤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