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维特根斯坦哲学家语录(维特根斯坦十句话)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十句式剖析⑤

副标题;在没有才华的人眼中是看不到他人的才华的---叔本华:

理解维特根斯坦,需要记住,我们学习知识只需要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要从底层思维的角度理解“存在即合理”但这是一种误解吗?“存在”不是指自然或事物的本体呈现,它只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即事物的表象,“合理”是指合乎特定理性,合乎绝对精神。难道只要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就是“存在之物”的基础,这句话可以同向解读也可以反向解读的。确切地说;合理终将存在。

你看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很多这样的短句,没有上下文,逻辑哲学论就是一句话一个命题。把这些句子认真思考以后,你会觉得脑子好痛。但是看了《逻辑哲学论》后,你的头会更痛,相信我。我感觉心也会好痛。

读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观点需要很强的直觉能力而不是仅靠逻辑推演。需要具有相当敏锐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前期进行大量思维训练和心智与知识上的储备才行。所以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并不适合作为通识知识来传播或是刻意去学习…也许要把它看作是思想上的物镜验证自己的观点,纠错思维意识的偏差这样更合适一点。

1;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认同且易理解,比如人性的欲望,欲望的意义,肯定不是欲望本身,而是欲望以外的,财富与特权阶层的现实呈现,它可以被物化或者被人敬仰,只是作为现实呈现的初始起点,欲望才突然有了意义。

2;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本人不认同,维特根斯坦表述的因果与我们说的因果不是一个概念。维特根斯坦表述的因果是一种特异性的只限于因果二元论的绝对指向,不存在事物的关联性和衍射效应。它具有某种特异性的形而上范畴。而东方古典思想讲的因果,是受人文化思想体系影响,有衍射效应或者蝴蝶效应,事与物自体的震荡,必然会带来周边的衍射效应和变化,而变化就会产生连带效应的果。因此东方因果论的维度比西方哲学维度高得多。

3;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已经不算是怀疑了。

怀疑一切,就是在“确定”一切都要怀疑,他的本意是要回到哲学的起点,因为哲学式的怀疑一切是具有特殊的前置条件的怀疑。假如哲学的起点有了确定那么说已经不算是怀疑了。这是我的理解。

4;请勿玩弄深埋在他人心底的东西。

深埋在他人心底的东西就是指人性的基本的伦理道德和基本的人性的良知,肯定很重要、非常重要。玩弄即深深伤害对方。

5;一个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自己是什么。

人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又极其复杂,对于独一无二且时刻变化着的自己,我们大多数人确实看不清自己是什么。这句话的底层逻辑是每个人都有认知外部世界的理性思维和回省自我内心的感性思维,可是这二者并不是完全契合的,有时候是有矛盾或者冲突,但是人在现实生活环境里必须要使二者完美契合才能使人的智性思维作出独立于二者并且完全满足自体的潜意识需求,因为人的大脑是一元化思维导向。否则情绪和意识的专注无从谈起。

6;当你说“不”的时候,要像一堵墙,而不能像一扇门。这句话并不复杂不多解释了。

7;请勿把他人的例子当作你的生活指南。

这个同理第2条理解,别人和你,都是因果中&34;的元素,所以如果其他因都一样,最后的果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其他因都相同,个体的果也不尽相同。

8;不欺骗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基于第5条去理解这个表述,自我的需求来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潜意识的生存或者生理需求,另一个是自己在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看不清自己那是因为现实理性需求和感性欲望需求不一定同步。世界太复杂,你明知这样做不一定会有那样的结果,但还是要去试试要赌赌,那不就是自己骗自己吗。

9;能说的,都是不必说的;必须说的,恰恰是无法说的。

这条想说的是人类语言有其局限,能说能表达的其实都是浅显可理解的层面,但我自己经常会有某种体会,我的讳莫如深的深层次感受的那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分享给他人,就像听音乐(无歌词纯音乐、乐器古典音乐)时你能体会到言语无法比拟的丰富情感,完全是同一个道理。但也正因为无法说,才留有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句话再一次印证了维特根斯坦想象力丰富的音乐美学观念。

10;命令和命令的执行之间有一道鸿沟,它必须由理解来填平。

命令和命令的执行之间有一道鸿沟,它必须由理解来填平。在人的世界观里有意无意地存在二元论的观念,并且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它简单,直接并且可以简化自己的行为能力,但是,正是这个简化使我们的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理世界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这就是观念的真实显现,自然界所有的知识和人类的认知都存在于这个观念范畴之中。无论人类的任何想法或者思维模式要想变现,都必须在这个范畴里得到体现或者完成。命令的执行就是指上述三元架构的完美契合并且通过行动予以实现。因此,哲学还是服务于人的思维和意识,由于人与人的个体间思想必定存在巨大差异,加上刚所说的人类语言的局限,导致行为和命令执行时产生的强烈偏差,要消除偏差只能是通过理解性纠偏或者是自我纠偏了。这同时也符合了第9条所讲的&34;。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十句式剖析⑤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